【中医按摩师证考试科目内容】
中医按摩师证考试是指为了选拔具备一定中医按摩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中医按摩师证考试科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等。
2、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脉诊、舌诊等。
3、中医治疗原则:包括治未病、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等。
4、中药基本知识:包括中药性味归经、中药配伍规律、常用中药等。
5、针灸基本知识:包括经络学说、针刺技法、灸法等。
1、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揉、按、摩、挤、捏等手法。
2、推拿操作技巧:包括定位、施力、速度、节奏等。
3、推拿操作注意事项:包括禁忌证、注意事项等。
4、推拿常用穴位:包括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等常用穴位。
5、推拿常用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常用部位。
6、推拿治疗常见病证: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便秘、失眠等。
1、刮痧原理:包括角质层剥离、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2、刮痧操作技巧:包括刮痧板的选择、施力、方向等。
3、拔罐原理:包括负压吸引、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
4、拔罐操作技巧:包括罐的选择、施力、时间等。
5、拔罐常用部位:包括背部、肩部、颈部等常用部位。
6、拔罐治疗常见病证:包括感冒、咳嗽、哮喘等。
1、足部解剖结构:包括足底浅筋膜、深筋膜、肌肉、骨骼等。
2、足疗操作技巧:包括按摩手法、穴位选择等。
3、泡脚原理:包括热水渗透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等。
4、泡脚药物配方:包括中药材泡脚方剂等。
5、泡脚治疗常见病证:包括失眠、头痛、疲劳等。
1、按摩保健原理:包括舒缓紧张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等。
2、按摩保健操作技巧:包括手法选择、施力强度等。
3、按摩美容原理:包括改善面部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等。
4、按摩美容操作技巧:包括穴位选择、手法应用等。
5、按摩美容常用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肩部等常用部位。
6、按摩美容常用方法:包括拍打、揉捏、按压等方法。
1、按摩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客户隐私、保持职业操守等。
2、按摩师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按摩师职业发展规划:包括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等。
4、按摩师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市场需求分析、行业竞争分析等。
中医按摩师证考试科目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推拿按摩技术、刮痧与拔罐疗法、足疗与泡脚疗法等方面的知识,旨在选拔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中医按摩师人才,通过参加中医按摩师证考试,考生可以全面掌握中医按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从事中医按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