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师证,又称为调酒师资格证书,是证明一个人具备从事调酒行业所需技能和知识的证书,调酒师证的颁发和管理主要由各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如美国的酒精饮料监管局(TIPS)、英国的酒精饮料与烟草管理局(Beer and Spirits Excise Trade Association,简称BSEA)等,调酒师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调酒师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那时,美国的酒吧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式鸡尾酒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为了保证酒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调酒师的专业素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对调酒师进行职业培训和认证,1893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调酒师协会,这标志着调酒师证制度的正式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调酒师证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的一种专业资格,在20世纪初,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引入调酒师证制度,英国于190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的调酒师培训机构;日本则在1920年代开始设立调酒师证书考试。
在中国,调酒师证制度的发展较为滞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酒吧业开始逐渐兴起,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中国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引进国外的调酒师证制度,1994年,上海市成功开展了第一批调酒师培训和考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后,北京市、广州市等地也陆续开展了调酒师证培训和考核工作。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吧业在中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专业调酒师,各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大了对调酒师证制度的推广力度,2006年,中国酒类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成立,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调酒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些知名的调酒师培训机构,如世界著名调酒师达里奥·阿巴涅米的培训机构“Diplomat's Club”,也纷纷来到中国开展培训课程。
如今,调酒师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的一种专业资格,无论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都有成熟的调酒师证制度,而在中国,调酒师证也已经成为了从事调酒行业的基本要求,许多著名的酒吧和酒店都要求员工具备调酒师证,以保证其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调酒师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的一种专业资格,在中国,随着酒吧业的兴起和发展,调酒师证制度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调酒师证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推动中国酒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