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科目内容有哪些题库及答案

考心理咨询师证多少钱时间:2025-04-06阅读:19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科目简介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是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PA)主办的全国性职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专业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内容;专业知识则包括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伦理等。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1、心理学基础知识

(1)请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

答: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自我防卫:通过合理化、投射等方式,将不愉快的情绪和经历归咎于外部因素,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痛苦,2压抑:将本能冲动、欲望等强烈情绪加以抑制,以维护个体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3理智化:用理智的方式解释和评价现实,以减轻心理压力,4转移:将注意力从不愉快的刺激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以减轻心理负担,5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部分是潜在的、不易觉察的,这些内容被称为潜意识,6自我欺骗: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有时候会对自己说谎,这种现象称为自我欺骗。

(2)请列举三种认知失调理论的观点。

答:1自我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信念和态度保持一致,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信念相矛盾时,他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试图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减轻心理紧张,2模仿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以适应社会环境,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相矛盾时,他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尝试模仿他人的行为或态度,3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当一个人的能力或地位低于他人时,他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或地位。

(3)请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答: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的,当一个行为可以带来预期的结果时,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从而成为一种固定的习惯,操作条件反射是指通过操纵外部刺激来控制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一个实验者可以通过给予食物奖励来训练一只猴子按特定按钮,使得猴子在按下按钮后获得食物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逐渐学会了只有在按下按钮时才能获得食物奖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

2、社会心理学

(1)请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需求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请简述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原因。

答: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一个群体中,成员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和一致,群体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情感传染:在一个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可能导致观点和态度的传染,使得群体中的成员更容易接受极端的观点,2去个体化: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3确认偏误: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可能会倾向于寻找和关注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质疑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从而导致观点和态度的极端化,4权威效应: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可能会受到权威人物或群体意见的影响,从而更容易接受极端的观点。

3、发展心理学

(1)请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

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这些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岁):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1-3岁):建立人际关系,形成自我概念;学龄前期(3-6岁):学会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学龄期(6-12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青春期(12-18岁):建立异性关系,形成性别认同;青年期(18-30岁):确立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中年期(30-60岁):承担家庭和事业的责任;老年期(60岁以上):享受生活,传承智慧。

(2)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这些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期(0-2岁):通过感官和动作探索世界;前运算期(2-7岁):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具体运算期(7-12岁):能够运用逻辑和分类进行思维活动;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高级认知活动。

4、人格心理学

(1)请简述五大人格特质模型的内容。

答:五大人格特质模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开放性、责任感、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开放性指一个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程度;责任感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责任的程度;外向性指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和活跃程度;宜人性指一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程度;神经质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敏感程度和应对能力。

(2)请简述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理论。

答: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组成的,这三个因素分别是遗传因素(E)、生理因素(N)和环境因素(T),E主要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和行为方式;N主要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决策方式;T主要影响个体的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

5、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

(1)请简述咨询目标设定的方法。

答:咨询目标设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明确性原则:确保咨询目标具体、明确、可衡量;2可行性原则:确保咨询目标符合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3灵活性原则:确保咨询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4顺序性原则:确保咨询目标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实现;5全面性原则:确保咨询目标涵盖了来访者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和需求。

(2)请简述咨询过程中的倾听技巧。

答:咨询过程中的倾听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专注:全神贯注地关注来访者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信息;2不做评判:不对来访者的观点和感受进行评判或否定;3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来引导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4反馈确认:对来访者的陈述给予肯定性的反馈,以增强其自信心;5保密原则: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予以严格保密;6同理心关怀: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理解其感受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