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证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心理学理论、心理测量、咨询方法等;专业能力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在实际咨询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包括咨询技巧、案例分析、伦理道德等。
1、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理论: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动机心理学等。
(2)心理测量:包括心理测验的原理、方法、应用等。
(3)咨询方法: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家庭咨询、婚姻咨询等。
2、专业能力
(1)咨询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引导等。
(2)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测试考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伦理道德:包括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等。
1、书籍种类
(1)基础教材:包括心理学原理、心理测量学、咨询方法等基本教材。
(2)参考书:包括心理咨询师实务操作指南、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师伦理道德等参考书。
(3)专业期刊:包括国内外权威的心理学专业期刊,如《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
2、书籍质量要求
(1)内容全面、系统,符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要求。
(2)观点正确、科学,符合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3)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心理咨询师学习和参考。
(4)更新及时,反映心理咨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心理咨询师证考试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两次,具体时间由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考试地点一般在省市级职业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内设立的考点进行。
通过心理咨询师证考试的考生,经审核合格后,可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到期后需重新参加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方可继续执业,心理咨询师证书还需在指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备案登记,方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