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腹泻证型

按摩师证哪里可以办时间:2025-04-28阅读:19

小儿推拿腹泻证型

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在短时间内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因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引起,根据中医理论,腹泻可分为不同证型,运用适当的推拿手法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对小儿推拿腹泻的常见证型进行简要介绍。

寒湿泻

寒湿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不臭,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苔白腻,脉象沉迟,推拿治疗时,应选用轻揉、刮痧等手法,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常用穴位有:关元、大椎、足三里等。

湿热泻

湿热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臭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推拿治疗时,应选用重揉、摩腹等手法,以清热利湿、化滞止泻为主,常用穴位有:曲池、内关、足三里等。

食滞泻

食滞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不臭,伴有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推拿治疗时,应选用轻揉、按腹等手法,以消食化滞、调和脾胃为主,常用穴位有:天枢、上脘、足三里等。

脾虚泻

脾虚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不臭,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舌质淡红,脉象弱缓,推拿治疗时,应选用轻揉、摩腹等手法,以健脾益气、固涩止泻为主,常用穴位有:脾俞、胃俞、足三里等。

肾阳虚泻

肾阳虚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不臭,伴有腹痛、腹胀、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质淡白,脉象沉细,推拿治疗时,应选用轻揉、按腹等手法,以温补肾阳、固涩止泻为主,常用穴位有:肾俞、命门、足三里等。

肝郁泻

肝郁泻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不臭,伴有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等症状,舌质淡红,脉象弦紧,推拿治疗时,应选用轻揉、按腹等手法,以疏肝解郁、调和脾胃为主,常用穴位有:太冲、期门、足三里等。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时,应根据患儿的具体证型,选用相应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治疗,家长还应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病情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