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其他相关专业学历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3、通过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求助者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5、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社会责任。
6、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能够跟踪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完成规定的学时和学分要求。
2、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环节。
3、通过心理咨询师实践操作考核,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
4、参加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1、在心理咨询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为求助者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尊重求助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护求助者的合法权益。
3、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4、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1、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员,需向所在地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许可证管理部门申请执业许可证。
2、未取得心理咨询师执业许可证的人员,不得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从事相关工作。
3、心理咨询师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需重新申请执业许可证。
4、心理咨询师执业许可证管理部门有权对持有执业许可证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1、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行为,心理咨询师证书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吊销执业许可证、暂停或终止职业资格等。
2、对于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人员,心理咨询师证书管理部门将纳入信用记录,影响其在行业内的信誉和发展。
3、对于因个人原因导致执业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的人员,需在规定期限内重新取得执业许可证,否则将无法再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
心理咨询师证书管理部门对于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和条件,旨在保障求助者的权益,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整体水平,广大心理咨询师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