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师证使用规范最新文件
总则
1、为了规范针灸师的执业行为,提高针灸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针灸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从事针灸诊疗、康复、保健等工作的针灸师。
3、针灸师应当遵循中医药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严格执行本规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针灸服务。
资格条件
4、申请成为针灸师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中医药相关专业或者具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针灸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5)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继续教育学时;
(6)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执业范围
5、针灸师可以在医疗机构、诊所、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场所从事针灸诊疗、康复、保健等工作。
6、针灸师可以为个人和团体提供针灸治疗服务,包括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健康咨询等。
7、针灸师应当在执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医疗安全规定,确保患者安全。
执业要求
8、针灸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循中医药理论,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针灸诊疗。
9、针灸师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治疗方案。
10、针灸师在进行针灸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消毒、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11、针灸师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12、针灸师应当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考试与认证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全国性的针灸师资格考试。
14、针灸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笔试主要测试中医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主要测试针灸技能。
15、通过针灸师资格考试的人员,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监督管理
16、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针灸师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和本规范。
17、针灸师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18、违反本规范的针灸师,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针灸师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则
19、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师证使用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与本规范相比有重大修改的,以本规范为准,原规范自本规范施行之日起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