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PN)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方法,肠外营养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那些无法通过正常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如严重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瘘、先天性畸形、术后等,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治疗,以下是一些不适用于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1、轻度至中度的肠道功能障碍:对于轻度至中度的肠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炎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肠外营养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尝试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改善饮食习惯等方法来改善肠道功能,只有在这些方法无效或无法实施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肠外营养。
2、严重的肠道阻塞:对于严重的肠道阻塞,如肠梗阻、结肠癌等,肠外营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相反,肠外营养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采取手术治疗或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3、未明确病因的消化道症状:对于未明确病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肠外营养并不能治愈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4、对肠外营养成分过敏或不耐受:部分患者可能对肠外营养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脂肪乳、氨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肠外营养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或诱发其他不良反应,在使用肠外营养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和耐受情况。
5、正常的肠道功能:对于正常的肠道功能,如无明显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的患者,没有必要使用肠外营养,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通过口服、鼻饲或胃造瘘等途径补充营养物质。
6、高风险的肠外营养操作:肠外营养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功能低下等,肠外营养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7、非急性期的重症患者:在非急性期的重症患者中,仅靠肠外营养很难实现全面的康复,在这种情况下,应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如抗感染治疗、支持性治疗、康复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速度。
肠外营养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正常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肠外营养,避免盲目使用或过度依赖肠外营养,我们还应关注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和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