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肠外营养的禁忌证包括

营养师证报名时间:2025-04-23阅读:10

全胃肠外营养(TPN)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大手术后、重症肠病等病情,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全胃肠外营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证:

1、肠道梗阻:由于全胃肠外营养需要通过肠道吸收,因此患有肠道梗阻的患者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可能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严重肝病:严重肝病患者可能存在肝功能不全,无法正常代谢和清除营养物质,可能导致高血脂、高血糖等并发症。

3、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排泄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毒素积累,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4、凝血功能障碍:全胃肠外营养需要输注大量的液体和营养物质,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出血倾向。

5、恶性营养不良: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可能出现消耗性疾病,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患者的肿瘤已经对全身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消耗大量肌肉组织,可能导致恶性营养不良。

6、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识别和抵抗外来病毒和细菌,接受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7、过敏体质:对全胃肠外营养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8、血栓性静脉炎:长期使用静脉输液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尤其是在下肢深静脉。

9、输液反应:部分患者对全胃肠外营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热、寒战、呼吸急促等。

10、超敏性肺炎:长期使用经静脉输注的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超敏性肺炎的发生,表现为咳嗽、喘息等症状。

11、肠穿孔:长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肠壁的损伤和坏死,进而引发肠穿孔。

12、肠瘘:长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肠道与周围器官之间的连接,形成肠瘘。

13、腹膜炎:长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腹膜炎的发生,表现为腹痛、发热等症状。

14、肝衰竭:严重肝病患者可能因为肝功能衰竭而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和清除功能,不适合接受全胃肠外营养。

15、肺栓塞:长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16、心力衰竭: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不适合接受全胃肠外营养。

17、高血糖:长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

18、电解质紊乱:全胃肠外营养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对于已经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

19、免疫抑制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其他疾病或药物治疗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这种情况下接受全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感染等问题。

20、孕妇:全胃肠外营养对于孕妇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导致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孕妇应优先选择口服或阴道给药的方式补充营养。

21、儿童: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在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时需要注意剂量的调整和监测,以防止过量或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