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师证使用规范要求是什么样的
总则
1、本规范旨在规范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师的执业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针灸师应当遵循中医药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严格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
3、本规范适用于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针灸师证书持有者。
基本要求
1、针灸师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毕业或者具有相当于高中学历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
(4)通过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针灸师资格考试,取得针灸师资格证书;
(5)在指定医疗机构或者培训机构完成规定的临床实习期,取得实习合格证明。
2、针灸师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生命,关爱患者,遵循医学伦理,保守患者隐私。
执业范围
1、针灸师可以在下列机构从事针灸诊疗工作:
(1)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学校、企事业单位、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4)其他经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从事针灸诊疗工作的机构。
2、针灸师可以为以下人员提供针灸服务:
(1)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等需要针灸治疗的患者;
(2)患有急症、疑难杂症等需要针灸辅助治疗的患者;
(3)参加体育比赛、演出表演等需要进行针灸保健的人员;
(4)其他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针灸服务对象。
技术要求
1、针灸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熟悉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运用中医诊断方法,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针灸师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针灸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使用针具时,应确保针具无损坏、无污染,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角度,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后果。
3、针灸师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4、针灸师应当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质量管理
1、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针灸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执业行为的合规性。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针灸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对针灸师的执业行为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针灸师应当接受定期的考核评价,对考核不合格的针灸师,应当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法律责任
1、违反本规范的针灸师,由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针灸师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医疗机构未按照本规范要求对针灸师的执业行为进行管理,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