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师证怎么报考 / 正文

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大纲

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中医针灸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中医针灸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中医针灸师,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考试范围

1、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学说:阴阳的定义、阴阳平衡与失调、阴阳互化、阴阳离合规律等。

(2)五行学说:五行的定义、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等。

(3)脏象学说:脏腑的概念、脏腑功能、脏腑相互关系等。

(4)经络学说: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经络功能等。

(5)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的定义、气血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代谢规律等。

2、中医针灸基本理论

(1)针灸的作用: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节气血、协调脏腑等。

(2)针灸的基本原理: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等。

(3)针灸的主要穴位:手足三阳经穴位、手足三阴经穴位、十二经脉穴位、奇经八脉穴位等。

(4)针灸的基本操作: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

3、针灸治疗常用病证

(1)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偏头痛、面瘫、帕金森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炎、胃溃疡、便秘等。

(3)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肺炎等。

(4)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等。

(6)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7)皮肤软组织疾病:湿疹、痤疮、过敏性皮炎等。

4、针灸临床实践技能

(1)辨证论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制定。

(2)常用手法:针刺手法、灸法手法、拔罐手法、刮痧手法等。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晕针、滞针、弯针等常见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4)针灸治疗注意事项:患者的禁忌证、针灸治疗的时间安排、针灸治疗的疗程等。

考试形式与内容

1、考试形式: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口试主要测试考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2、考试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两部分,基础知识占60%,临床实践占40%,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针灸基本理论;临床实践包括常用病证的辨证论治和针灸临床实践技能。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