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咨询行业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规范心理咨询行业,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颁发和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在中国,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颁发和管理主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心理咨询师证书取消时间规定是多少天呢?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师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是指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证明,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必要条件,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证书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从业者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对心理咨询师证书进行改革和调整。
在中国,自2017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始对心理咨询师证书进行整顿,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停止办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从2017年9月1日起,心理咨询师证书正式取消。
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应该如何获取相关资格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对于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并通过考试,重新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具体要求如下:
1、继续教育学时:根据相关规定,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需要在有效期内完成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时,继续教育学时的内容包括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测量与评估、咨询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具体学时要求可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文件。
2、考试: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后,需要参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测量与评估、咨询技巧等方面的测试,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可以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3、资格证书有效期限: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与原职业资格证书相同,一般为5年,在有效期内,考生可以继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心理咨询师证书已经取消,但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行业失去了规范和监管,相反,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行业的发展,心理咨询行业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对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政府部门也会加强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确保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