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全面营养的方法,主要用于满足患者在胃肠道功能不足或完全丧失的情况下对营养的需求,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化道功能障碍:消化道功能障碍是指胃肠道在分泌、消化、吸收和排泄等方面的功能异常,常见的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胃瘫、肠麻痹、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手术后肠梗阻等,这些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摄取食物,从而出现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在这种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素,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2、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是指影响整个机体的疾病,如重症感染、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这些疾病通常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使患者难以正常进食,在这种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糖尿病患者等,这些人群由于生理特点或疾病状态的原因,对营养的需求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老年人往往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的问题;儿童和孕产妇需要增加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在这些特殊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求。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许多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手术本身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某些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期,期间可能无法正常进食,在这种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保障,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5、其他原因:肠外营养支持还可以用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肝硬化等,这些疾病导致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主要包括消化道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特殊人群、手术治疗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在这些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营养保障,帮助患者度过难关,提高生活质量,肠外营养支持并非万能良药,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和营养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