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胃肠外营养禁忌证

营养师证报名时间:2025-04-21阅读:19

胃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营养成分直接注入到患者的血液中,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这种治疗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如消化道疾病、肠道瘘、严重手术后等,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胃肠外营养治疗,有一些禁忌证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肠外营养的禁忌证,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需要了解胃肠外营养的基本原理,胃肠外营养主要包含三大类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所需的其他物质,由于胃肠道功能受限,部分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营养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补充营养。

胃肠外营养的禁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严重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致,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迅速纠正低血压,而胃肠外营养会增加血管内凝血的风险,从而加重感染性休克的病情,对于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胃肠外营养是禁忌的。

2、消化道梗阻:消化道梗阻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等消化道部位的管腔因各种原因而受到阻塞,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和吸收营养,胃肠外营养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梗阻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对于消化道梗阻的患者,胃肠外营养也是禁忌的。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脏和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时,患者的代谢能力会大幅降低,难以承受胃肠外营养的负担,胃肠外营养中的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胃肠外营养是禁忌的。

4、肠穿孔或腹膜炎:肠穿孔和腹膜炎是严重的腹部并发症,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脓毒症甚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而非接受胃肠外营养,对于肠穿孔或腹膜炎的患者,胃肠外营养是禁忌的。

5、高血糖: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状态,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而胃肠外营养中的大量葡萄糖可能会加重高血糖的症状,对于高血糖的患者,胃肠外营养是禁忌的。

6、对特定成分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胃肠外营养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脂肪乳、氨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对特定成分过敏的患者,需要在使用胃肠外营养前进行过敏试验,确保安全。

7、未经医生评估的营养需求:每个患者的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过量或不足的营养摄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使用胃肠外营养之前,患者必须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胃肠外营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这种治疗,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评估禁忌证,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