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经络书友会 / 正文

[辨经选经]王老师临床的"两少一低”

朋友们好!此前咱们用了五期来讲辨经选经”的专题,然后是灵兰的瓦力老师给朋友们分享了“是动病顺口溜"。瓦力花了很多的心思,我读了这些口诀,就觉得瓦力老师是个好榜样,咱们得跟上步伐。今天开始正式进入选经主题,但是还不能直接进入具体的选经方法。这两三周的时间,我也是反反复复地考虑,犹豫很久。我把咱们的教材,就是《经络医学概论》这部书的第八章内容又反复读了几遍,并且把线下筑基班於塑师姐讲辨经选经的录音重复听了五六遍,发现有几条重要的原则,得放在具体选经方法之前明确地提出来,说给大家。这几个原则非常重要,对于后边每一种选经方法和选穴配穴,都算得上根本性的原则。我们在跟随王居易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就是把这些原则穿插在每次讲课和带诊的过程中。但是现在在这个网络频道里,作为跟师笔记,就需要专门整理出来,转述给大家。这样才够清晰,才能够让朋友们理解它,把握它。这几个原则,我把我们的跟师笔记整理之后,我个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两少-低。所谓“两少一低"就是少选经,少选穴,低频率。我们在跟着王居易老师随诊时,有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就是老师选经用穴很少,给患者的治疗频率比较低。王老师在临床的大多数治疗,选经就是1~3条,选穴就是2~5个,治疗频率通常是一周2次。2014年出版的《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是老师的医案集,里面记录了125例病案。我把这些病案的初诊时的选经和选穴大路做了个统计:其中选一条经的25例 ,选二条经的55例,选三条经的30例,全书125个病案,这三类加起来110例,接近90%。选穴方面,选二个腧穴进行治疗的14例,选三个腧穴的351例,选四个腧穴的30例,选五个腧穴的24例,就是说老师用2~5个穴进行治疗,占了临床病例的83% ;如果加上只用一个腧穴进行治疗的7例,就是89%,也是占了九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手里这部医案集反复来看, 这是实打实的病案。所以说“两少一低“不是为了好听而编出来的原则,而是实打实在临床上做出来的,王居易老师的临床就是这么做的!就是1~3条经,2~5个腧穴,这个病就能好!咱们人体的经络就有这个能力,你得把握它,而且相信它!少选经、少选穴、低频率的治疗,在保证好的临床疗效的同时,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减少对经络的破坏作用。咱们作为针灸医生,得有保护经络,呵护经络的思想。我们给患者扎针,是要调整经络,千万不能变成了破坏经络。动不动扎上几十根针,什么电针、烤灯、电磁、刮痧、拔罐、贴敷等等,能用的都给用上,治疗频率一周三四次,甚至每天次,结果病没治好,反而弄出来一大批患者,经络紊乱。固然现在的医疗制度有缺陷,为了弥补诊费,需要增开项目,但是从治病的角度来看,到底还是过分了。就像医学界批评现代医学的时候,指摘人家把患者的身体当做战场,抗生素,放、化疗,虽然打击了敌人,但是也把患者的身体糟蹋得够呛;那么平心而论,咱们做针灸治疗,毫不节制地多取穴、重刺激、多项目、高频度治疗,同样会伤害人体。这里给大家讲个故事:曾经有一位西医的医生,可能是公派任务吧,需要到非洲去两年。去之前来跟王居易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可能是考虑到在那边会用得上中医针灸吧。然后他就去非洲了,在那边确实就用了针灸的方法给人看病,而且疗效特别好。因为疗效好,这位西医医生后来对针灸非常热爱,甚至说过想改行做针灸医生的话。那么大约两年吧,非洲的任务结束之后,这位医生回国了。回国之后他就继续给人扎针,因为在非洲的经历给他很大的信心嘛。结果做了一段时间,垂头丧气地来找王老师,问老师:我在非洲给人扎针效果那么好,怎么一回来就不管用了呢?国内的病人扎上针,有些人什么反应都没有为什么呢?答案是什么呢?国内的患者,尤其是老病号和平时热衷于保健的人,经络紊乱太普遍了。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日常接受频繁而过量的治疗,还有的人三天两头去各种保健机构做大量的艾灸、拔罐、刮痧、放血、推拿、电磁疗等等所谓养生项目。咱们作为医生得明白,调整经络要讲究程度,过度的刺激就不是调整,而是破坏了。王居易老师所保持的这种程度,就是1~3条经, 2~5个腧穴,真的是建议大家去尝试和坚持。这是老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确认下来的,既有很好的疗效,又能够呵护经络的疗程常规,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临床病患。在《经络医学概论》第315页,讲选择本经作为治疗经脉的内容时,王居易老师在这儿举了个例子:“急性咳嗽等,若经络诊察发现以手太阴经异常为主,只需取手太阴经治疗即....目前临床常规治疗还会建议再加丰隆、大椎、曲池、足三里等穴。这样治疗原则上无大碍,但从长远看,加此组穴位对病人并无好处。因为患者的阳明经没有异常变化,针刺上组穴位可能会耗损阳明经的阳气,干扰阳明经的正常化。长此以往,这种不加辨别的治疗刺激会造成经络不可预见的后果。临床上这类经验教训很多。”咱们看这段话,然后想- 想咱们现实中的临床,一般会觉得治疗的时候既有手太阴,又能够加上丰隆、大椎、曲池、足三里,我们会觉得这样不是更周全吗?用好听的话说,这个治疗”思路丰富,处方周全”。但是王居易老师呢,看法就不太一样了,王老师看得更进一步更深刻了:一方面,面面俱到和多多益善,临床上是不是真需要这样?另方面,这样做了,会不会带来副作用?所以咱们中医治病,或者说咱们中医调理患者,不能像汉朝将军韩信打仗那样,老话讲“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咱们不能这样儿。要记住,两少一低,这个是根本性原则。不管后面在选经时,选本经也好,选表里经也好,选同名经或者奇经八脉也好,这个大原则不能忘。包括选穴配穴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那么今天的内容呢,主要就是这些。上面所说的, 大家定要重视。此外.在结束前还有一句话,就是在筑基班上课的时候,师兄弟们注意到,於堕师姐在称呼《经络医学概论》时跟般人有 点差别,於堕师姐把它叫做“咱们的教材”。我们对这个感触非常深。那么这次准备这一期内容时,我在反复听於堑师姐的录音,又想起了这个事,觉得应当跟朋友们提一提,就是这部书不要当做一般的课外读物粗粗地读一遍就结束了,这部《经络医学概论》其实是咱们的教材,得用学教材的方式去读,才能得到相应的收获。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