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 / 正文

月经不调中医针灸治疗辨证穴位处方方义

  ⑴月经先期   先期瘀热郁于经,血海关元效用称;   太冲清热行间郁,阴交三里补虚灵。   主症:气虚证: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脉细弱;虚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实热证:心胸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调经。处方:血海、关元。   方义:关元主一身之元气,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能调理冲任,血海理血分,故能活血而调经。   随症选穴:实热加泻太冲;郁热加行间;贫血加三阴交;气虚加足三里;月经过多加隐白。   灸法:归来、三阴交、行间、太溪、血海行艾炷灸。   (2)月经后期   肾虚寒积月经迟,气海阴交用最宜;   腹冷关元归来灸,太溪肾命为寒施。   主症:寒实证者月经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肢冷畏寒,脉沉紧;肾虚寒者量少质稀,少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脉沉迟。   治法:温经以及血,补肾调经。   处方:气海、三阴交。   方义:气海调一身之气,气为血帅,气充则可摄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能益肾调血。   随症选穴:小腹冷痛加灸关元、归来;虚寒加灸太溪、命门、肾俞;贫血加灸足三里、脾俞。   灸法: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公孙行艾炷灸。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