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汉林医案:
张某某,男,38岁。1986年7月诊。三年前因车祸被撞伤头部,昏迷两天,抢救脱险后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多梦失眠。半月后行走时突然大叫一声昏倒于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气壅息粗,喉有痰鸣,大便失禁,约半小时后自行苏醒,全身困倦,反应迟钝。在西安某院查脑电图诊断为外伤性癫痫,给服大仑丁、丙戊酸钠不能控制。近日来发作频繁,每日一至三次不等,饱食及情绪激动容易诱发。查体质消瘦,神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晦黯无华,舌紫暗,苔白腻,脉沉涩,余(一)。其脉症皆一派血瘀征象,故给血府逐瘀汤10剂,意图开闭通瘀,散结消肿。药毕证如前,发作依旧。窃思血府逐瘀汤乃活血祛瘀平剂,不能胜病,此非峻剂而不能破其瘀积于头部离经之血,故改予大黄䗪虫丸每日两次,一次两丸,早晚温开水送服。半月后始感腹部隐疼,大便稀溏、黑褐色,头昏头痛减轻,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3~5日一次。夜寝安静,精神振作,面有悦色。连服一月,体质恢复,面色红润,精神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数。服法改成一日两次,每次一丸,早晚服。又治一月,体质康复如常。癫痫半月未犯,遂停药。随访一年未犯病。
(四川中医1989;lt;8gt;:28)
按语:外伤性癫痫是因外伤后脑组织受损害,局灶性血肿机化后瘢痕组织形成,病灶过度异常放电而致。活血化瘀药有扩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细胞营养,并促进血肿吸收,溶解瘢痕组织,旺盛新陈代谢的功能。与外伤性癫痫病因病机相合,故投之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