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刘健治疗皮肌炎经验


皮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不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横纹肌受累、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变性和坏死、皮肤病变,以慢性近端肌群及吞咽肌无力为临床特征。除了肌肉表现之外,还有典型的皮肤症状,包括眶周皮疹、甲周病变等,呈慢性渐进性,当累及多系统时预后不良,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暂时改善,但大多数经历病情反复和(或)慢性进展。

安徽省江淮名医、省名中医刘健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新安医家治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脾论治风湿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健认为本病外因感受六淫邪气,痹阻肌肉腠理;内因正气不足、脾气不足,气血亏虚、肌肤失养,终致病邪侵袭脉络,肌肉腠理不通不荣,故发为肌痹。

皮肌炎属于中医“肌痹”的范畴,《素问痹论》记载:“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已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金匮要略》对皮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描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诸病源候论》记载本病:“面及身体皮肉变赤,与肉色不同,或如手大,或如钱大,亦不痒痛,谓之赤疵。”

临床数据挖掘

笔者选取2012年6月至2024年12月刘健诊治的皮肌炎患者32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刘健治疗皮肌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从药物的性味归经看,研究共涉及211份中药处方177味中药,基于中医性味归经理论进行统计分析,寒性药(68味,38.42%)、温性药(58味,32.77%)、平性药(43味,24.29%);甘味药(87味,210次,99.53%)、苦味药(84味,207次,98.10%)、辛味药(65味,206次,97.63%)运用最为频繁;归肝经、脾(胃)经、肾经药物最常被使用(使用频率>98%)

从中药核心处方及作用看,根据出现的频率分析,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健脾除湿药使用最多(使用频率>90%)。核心处方为: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徐长卿、白鲜皮、豨莶草、丹参、红花、桃仁、郁金、鸡血藤、蒲公英、牡丹皮、知母、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甘草、白术、当归。32例患者经过辨证治疗后补体C4、血沉、血清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下降。

从中药与指标改善的关联性看,患者C-反应蛋白的下降与丹参、山药、蒲公英、薏苡仁相关联,血沉的下降与薏苡仁相关联,补体C4的下降与丹参相关联。其关联的支持度均在60%,置信度均在70%,提升度均大于1。表明患者指标的改善与中药的应用具有强关联性。

验案举隅

患者,女,47岁,2024年7月8日就诊。主诉:反复皮疹,肌肉疼痛无力10余年,皮下硬结7年余。患者自2009年3月无明确诱因开始出现颜面部红色皮疹,轻度瘙痒,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过敏”未予治疗。以后皮疹逐渐加重,蔓延至颈部、后背、腹部、双上肢伸侧,伴四肢近端、肩周、颈周肌肉酸痛无力,抬头、举臂、下蹲起立困难,进食食物有轻度哽咽感。2009年7月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均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诊断为皮肌炎。用药为泼尼松、甲氨蝶呤、叶酸、羟氯喹,病情减缓解。近几年反复发作,病程中伴口干、口苦,眼干,脱发,偶有心慌、胸闷,无发热、咳嗽、咳痰、口腔溃疡、光敏等症,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白腻,脉沉。

中医诊断为皮痹(脾虚湿热证),西医诊断为皮肌炎。治以健脾化湿,清热活血。方药:法半夏9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泽泻15克,蒲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黄芩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豨莶草15克,厚朴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蝉蜕8克。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老鹳草软膏外敷皮下硬结处,1日1次。

2024年7月15日,患者服药后无明显不适,全身疲劳乏力好转,仰卧时抬头仍有困难,眶周水肿好转,颜面部皮肤紧绷、变硬稍好转,肿胀感、瘙痒好转,左臀部皮下硬结破溃处定期至我院换药室换药,口干、口苦、眼干稍好转。于上方减法半夏,继服。后根据患者病情继续调整用药,坚持服用中药近一年,上诉症状均有好转,病情较为稳定。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