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利济医学堂及其他


温州瑞安,济医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十一年(1335年),是我国最早一所新式的中医学堂。创办人陈虬,是一位名医,又是清末浙江著名的改良主义代表人物。利济医学堂是他力图采用西方的办学制度与方法,来改革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与方法的一个尝试,故立有一套新式的管理制度。如规定学生须习业五年经过考试及格者方可毕业行医,实行全部寄宿制等等。学堂从开办的十几年中,为浙南地区培养了300多中医人才。同时,为我国中医教育开创新路作出了很大的影响和贡献。医学堂旧址,是四合院型的中西混合建筑群。主楼面阔五间,西式构筑,其它皆中式木构筑。

创办人之一陈虬先生熟谙经典,勤求古训,又能别出心裁。所著医书二十余种,其中《瘟疫霍乱答问》一书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他在1884年提出建立中医医院和中医学堂的方案——《医院议》,次年立即实现,瑞安杨衙里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中医院(利济医院)和附设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 医学堂除了招收学生,还看病,里外常常是门庭若市。对学生实行寄宿制度,规定习业5年,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就医。陈虬先生手订《习医章程》,规定学制和教学内容,普通课有国文、算术、体育、音乐等课程,专业课除中医经典外,还要种植药物,进行实验。陈虬先生刊于1894年的《利济教经》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自编教科书,比南洋公学自编教科书(1897年)还早三年。

对此,还有一段趣闻:陈虬等人筹建利济医学堂时,请乡贤孙衣言题额。孙衣言先生想,从古至今只有朝廷署衙以“院”为名,如枢密院、翰林院等等,民间一个小小的医所,何以用“院”,遂改成了“医舍”。陈虬收到题额后,觉得老先生虽然学问渊博,但有点迂腐,如叫他重写,怕也不妥,于是又请了城内的薛遇宸先生,另写了一个柳体的“院”字替换掉“舍”字。字虽二人所书,风格却也相同。

走进前厅,只见院落中摆放着几口青花瓷缸和一些常绿植物,东西厢房均为砖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梁架穿斗式建筑,门楣上分别标有“诊室”和“药房”字样。主楼是西式带廊的楼房,上刻有“利济医学堂博物馆”小篆牌匾,馆内有陈虬先生的半身塑像和生平介绍,还有许多医学堂的史料记载展览。 当时设前厅、左右厢房、主楼、草药圃以及教室、宿舍、诊室、药房、病房、藏书、报馆等。

说起利济医学堂,不得不说起另一个创办人陈介石先生。陈介石,名黻宸,后改名芾,学者称瑞安先生, 浙江瑞安人。生于清咸丰九(1859)年,卒于民国六(1917)年,享年59岁。与陈虬、宋平子合称“温州三杰”。陈氏是近代浙江颇有名气的反满派革命人物和史学家,早年即"有慨于时局之艰危,民生之凋敝,讲求利世经物之学", 与宋衡、陈虬并称为"温州三杰"。光绪二十九年举进士,任户部主事,请为京师大学堂教习(略同于后来的教授)。武昌起义时,为浙路总理汤寿潜设民团,阴谋策应。至民国成立,选为众议员,兼北大教授。他是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他讲中国哲学史的三部讲义(《诸子哲学》、《老子发微》、《中国哲学史》),基本上采用的是经典注疏的方式。袁世凯图谋复辟时,筹安会派人到北京大学发动师生上书劝进,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史学和诸子哲学教授陈黻宸坚决反对。 后又弹劾段祺瑞、黎元洪。死时,章太炎叹道:“浙东今无人矣。”

我曾经听北京大学一位中哲史教授讲座,课间,教授听说我是来自温州,马上提及北京大学中哲史的创始人陈黻宸先生。陈介石上课讲的是温州那一带的土话,一般人都听不懂,连好多浙江人也听不懂。他就以笔代口,先把讲稿印出来。上课时候,他登上讲台,一言不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得非常快,学生们抄都来不及。下课铃一响,他把粉笔一扔就走了。妙在他写的跟讲义上所写的,虽然大意相同,但是各成一套,不重复,而且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恰好写到一个段落。这段趣事,我以后看到冯友兰先生的回忆录,才知道出处。

陈介石先生
200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华医史学会专家,对利济医学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后,得出结论:利济医学堂是我国第一所采取欧美办学制度和方法开办的新式中医学校,比1915年上海丁甘仁所创“中医专门学校”还早30年。学堂于1896年创办学报《利济医学堂报》,是师生倡议变法维新,开展医学争鸣的园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港澳都有发售,深受各界重视。同样是全国最早的专业学报。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