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李翰卿:带下病的治疗经验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子宫阴道疾患。其形成如《医宗金鉴》所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衃血黑肾赤属心。”可见带下病与冲任带脉劳伤、胞宫感受风寒湿热邪气及脏腑气血偏盛偏衰相关。内因为脏腑气血失调,外因为感邪,不内外因则属醉饱房劳、膏粱厚味,或服燥性药太过,阴血虚亏,阳气下陷。故审因论治或调理脏腑气血,或祛邪,或调理冲任,必要时收敛固涩并化瘀通滞。

01、带下病的治疗

1、调理脏腑气血

调理脏腑气血,包括补气健脾、补肾、调肝。

白带属气虚,补气健脾乃治法之大纲。缪仲淳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肾水枯。”带下日久不愈,量多,兼见肾虚证者,必补肾以利气化。肝属木,脾属土,肝郁则脾土受伤,湿气失于运化则带证转甚,故凡带证兼见肝气郁滞者,须兼理肝气。

2、除湿调寒热

带下俱是湿证,带证系湿证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故除湿为带下病主要治法。除湿有利水渗湿,健脾燥湿,温阳化湿,兼热者清热,兼寒者祛寒。分别寒、湿、热之轻重多少,治疗时也有所偏重。

3、理冲任之气

凡带证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气血,其病自愈。胞络者系于肾,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如易黄汤中黄柏、车前子是也。

4、升提固涩,化瘀通滞

凡带证服渗利药太多,湿热虽解,气下陷而不愈者,必当佐以升阳之品方效,如葛根、白芷、升麻、柴胡之类。

带证日久不愈,排泄量多且有滑脱不禁现象者,宜于健脾、补肾之时予以收敛固涩,如芡实、白果、龙牡、赤石脂等。

张寿甫认为,带下积久不愈,必有瘀血留于内,故带证日久,应于收涩之中佐化瘀通滞之品。其拟清带汤中龙骨、牡蛎、茜草、海螵蛸皆具二功。李老认为,开通可制固涩之滞,为标本兼治,以达补虚固脱、滞化血和之功。

02、带下病之“辨”

带下病有寒、热、虚、实四种,然临证多虚实夹杂,寒热相间。如虚证中有脾虚、肾虚之异,又有兼寒兼热之不同,更有多脏同病、气血俱损之证。临床辨证以带下本症兼症并重。

1、辨带下本症

带下本症,有带下色、量、质、味、发病久暂、排泄时的感觉等。

(1)从色辨:白多寒,或湿胜于热,或病在气分,或关肺经;色黄多系湿热,或关脾经;色青者,多与肝经有关,或肝郁气滞,或肝经湿热,或肝肾两虚;色黑者,多与肾经有关,或系热盛,或系经漏;色赤者,多热,或热胜于湿,或病在血分,或与心经有关;带下赤白相兼,多系湿热互结;五色杂下,多系有溃烂。总之,浅淡者多虚,深浓者多实。

(2)从量辨:量多为虚,量少为实,量时多时少多肝郁。

(3)从质辨:形如胶黏者多湿热,清稀如水多风寒,形如米泔多脾湿,如鸡子清者多脾气虚、肾阳虚证。

(4)从味辨:味腥臭者多湿热。

(5)从排泄时的感觉辨:排泄时觉凉者多寒,觉热者多热。

(6)从发病时间辨:病久者多虚,病短暂者多实。

2、辨带下兼症

临证中仅据以上本症不足为据,必兼具全身相应兼症者方可确立。

(1)肝郁者:必兼精神郁闷,胸胁胀痛,喜太息,脉沉或弦涩等。

(2)湿热者:不论带下颜色如何,俱量较多或如崩,质稠黏,味腥秽,必兼体倦,口干苦或黏腻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滑数等。

(3)脾虚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必兼饮食不化,精神疲倦,大便溏,舌淡,苔薄,脉细等。

(4)寒湿者:带清稀,必兼形寒畏冷,四肢不温,下腹冷痛,口不干,舌苔淡白而润,脉沉迟缓。

(5)湿毒证:带下黄白如脓,或伴下疳,必兼尿道刺痛,阴部肿痛溃烂,舌红,苔干黄,脉数等。

03、从带下量色辨转归

带下病为带下色、量、质、味的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故带下病诊断不泥其量之多少,但有色、质、味之异常即可。李老以量作为疾病轻重转归的尺度之一。量多者病较重,量少者病较轻,量多而忽然大下之崩带病重而险,量由多变少,为病退及药对症的表现,量由少变多,为病进或药不对症,治之无效的现象,用药后量如先多后少,考虑为有效,属已成之带尽出,未成之带有所阻。

带下有白带、黄带、青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五色带之分,从带下颜色可确立带下类型及所属经络,并能以色之淡浅深浓体会病势,带下浅淡,病为轻,色质深浓,病较重,五色杂下,病重而险。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