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赖海标
患者黄XX,男,58岁。因“腹痛、解血黑便3天”于2024年11月13日18时07分由急诊拟“消化道出血”收入ICU。
入院时患者神清,精神疲倦,腹胀,无腹泻及血便,无恶寒发热,小便少。入科后行胃镜检查提示: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1期;2、胃潴留3、幽门管溃疡H1期;4、胃窦溃疡H1期(待病理)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给予制酸护胃等处理。因患者基础状态差,合并营养不良、胸腔积液、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经ICU对症处理好转后转入内科继续治疗。经内科治疗后患者一般状态好转,自2024-2-2开始患者自诉轻微腹痛,2024-2-17开始腹痛明显加重,请消化科会诊后考虑为消化道溃疡导致腹痛,仍予制酸护胃治疗,但效果欠佳,患者腹痛症状反复发作。2024-2-23夜间患者烦躁,腹痛加剧,伴恶心欲呕,气促,动则加重,对症处理后不能缓解,于2024-02-23 22:50又转入ICU。
再次转入ICU时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疲倦,鼻导管吸氧,阵发性腹痛,疼痛剧烈,异常烦躁。伴有气促,动则加重,无呕血及黑便,无恶寒发热,无嗳气反酸,无胸闷胸痛。自2024-2-2以来,患者每日解黄色软便,住ICU期间行腹部增强CT已经排除肠系膜改变。生命体征平稳。查体:腹部有压痛,无腹壁紧张及反跳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给予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舒芬太尼”50g静脉滴注,但也不能缓解腹痛。
2024-02-24 早上请赖海标老师会诊,老师建议用小建中汤,因暂时买不到饴糖,故改用山药、炒麦芽代替饴糖,因大便稍溏,加用干姜,方药如下:
桂枝10g白芍20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黑枣20g山药15g
炒麦芽30g干姜5g
一剂,急煎200毫升温服。嘱主管护师注意观察患者的腹痛、神志、大便情况等情况。
2024-02-24 上午西药未给予特殊治疗,患者卧床,痛苦面容,表情烦躁,辗转反侧,诉腹痛剧烈,痛时肌肉紧张。约12:30服中药完毕。约14:00,患者不再腹痛,神志转正常,神情自如。第二日续服原方,无腹痛。第三日后因家属已买到饴糖,遂开始使用饴糖,不再用山药、炒麦芽,无腹痛。2月24日14:00后未再腹痛,于2024-03-02 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基础疾病。
心得体会
老师会诊时说,“《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患者符合小建中汤证,小建中汤对此类虚劳腹痛患者可建奇功。
在以往老师的经方工作室多次推送文章中提到小建中汤。“建中”有建立中州之义,即温补脾胃中焦之气。小建中汤证多由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为主。中焦虚寒,肝乘脾土,可见腹中拘急疼痛或隐痛,多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以致气血俱虚,可见面色无华、心悸、发热、口燥咽干等症。小建中汤六药合用,能温中、补虚、缓急,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此例患者根据四诊判断为中焦虚寒。在内科住院期间曾经使用理中汤,但未见效果,疼痛反复且逐渐加重。小建中汤证的病机也是中焦虚寒,为何小建中汤有效,而理中汤无效呢?
小建中汤证以脾经虚寒为主,重在健脾柔肝以和脾经;理中汤以脾脏虚寒为主,重在温补脾脏以温阳散寒。
小建中汤证与理中汤证均可见虚劳不足之证。小建中汤证以外证、经证为主,如“腹中痛,心中悸而烦,悸,衄,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肤)黄”;理中汤证以里证、脏证为主,如“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小建中汤证可与阳明病的外证与腑证对看。
小建中汤证以虚为主,主治虚劳证,以补益为任;理中汤证以寒为主,“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可见理中汤证重在温阳不重补益。
此例患者为孤寡人士,长期住在养老院,虽年仅57岁,但形似七八十岁老人,体质以虚为主,符合小建中汤之虚劳证,而非理中汤的脏虚寒证。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小建中汤中的“饴糖”(即麦芽糖)医院药房或药店多不具备,如果一时之间不能具备,小建中汤中的饴糖可用甘温健胃补中的炒麦芽、山药代替,临床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