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焦树德治失眠和心病治胃的经验


1、自创挹神,治疗失眠

先生以《内经》理论作指导,认为:阴阳气血失衡是失眠的重要原因,辨治上遵“谨查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原则,自创挹神汤,治疗失眠等病。

挹神汤组成: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生地黄、生白芍、茯神(苓)、夜交藤各15g,炒黄芩、香附、远志各10g,炒枣仁20g,白蒺藜12g,合欢花6g组成。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健忘,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心悸不宁,情绪不稳,精神不振,悒悒不乐,不耐作劳等,包括现代医学睡眠障碍、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

案1,周,女,32岁,汉族,北京西城区人,2004年11月就诊。失眠多梦,全身乏力,下肢痿软,口苦,舌质淡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弦。
诊断:失眠。肝肾阴虚,阳郁不达。
治疗滋肾平肝、疏肝解郁。
原方加甘草、桂枝各12g。

案2,吴,男,54岁,汉族,北京朝阳区人,2004年11月就诊。颈椎病史年,睡眠欠安,头晕项强,脱发乏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
病属项痹:肝肾阴虚,清阳不升。
治疗滋补肝肾,兼升清阳,原方去合欢花,加葛根12g、杭菊花10g。

先生对此方的方名和方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得到启发。方名挹神者,挹y,有平衡、调和之意;神,乃精神、神经系统之病,或谓不可名状、难以言状的不适和难受。

方义:石决明、生牡蛎人肝,养肝阴,潜肝阳,收敛肝魂,使肝阳内藏,不外显张扬;生龙骨人心,潜心阳,安心神;生地养肝肾之阴,生白芍养肝阴,柔肝潜阳,二药合之养阴潜阳;黄芩抑阳清火,平已旺之肝阳,香附疏理肝气,而使肝阳不亢;炒枣仁人肝,酸收安魂,宁心敛汗安神;远志交通心肾,水火既济;夜交藤滋益肝肾,交合阴阳;合欢花解郁安神;白蒺藜散肝郁、祛肝风。合之共达养肝柔肝、潜阳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根据病情,辨证加减,疗效明显。

2、心病治胃,有理有法

李,女,53岁,汉族,山东临沂人,2004年l1月就诊。诉:左乳内下方疼痛时作3月余,胸闷气短,偶而心悸,伴胃脘胀满,嗳气,口干苦,双手有晨僵感(20年),二便如常,舌质淡暗、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沉滑。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心律不齐,血压:150/100mmHg,血糖偏高。
辨证:胸阳不振、胃失和降。
治以宽胸助阳、和胃调中。
处方:全瓜蒌30g,焦槟榔、炒枳实、苏梗各12g,干姜6g,炙草5g,檀香9g,高良姜、制香附、旋复花(包)各log,青风藤30g,威灵仙15g,生苡米30g。

先生指出:中医辨证是从整体角度出发看问题,注意脏腑间的相互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人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就是心病治胃的理论依据。

该病胃胸同治,兼顾陈疾,方中甘草干姜汤治胸中冷;瓜蒌宽胸降气,治疗胸中痰热;薤白辛温滑利,助心阳,利心脉,阳气一振,宗气充足,呼吸心动节律复常(先生言“该快该慢,都恰到好处”)。苏梗、厚朴、香附、槟榔、旋复花、高良姜、檀香等,运脾气、和胃气、降痰气,杜绝痰浊生成之源;青风藤、威灵仙、生苡米、白僵蚕祛风利湿、散寒化痰、利关节兼治晨僵痼疾。

3、学习运用,亦获疗效

尼,男,60岁,维吾尔族,教师。2005年1月初诊。失眠间作2年余,有冠心病史(时而胸闷,发作与睡眠、情绪波动有关),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烦急躁,恐惧,多汗乏力,纳食及二便如常,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微黄腻,脉沉弦滑。就诊前住心血管专科诊治,药用欣康、丹参注射液,并长期服用**等镇静安眠药,疗效欠佳。
诊断:失眠。辨证:
属阴虚阳亢、心脾两虚。治以滋阴潜阳、养心健脾。
方选挹神汤合归脾汤出入。

石决明、生龙牡、炒枣仁各30g(先煎),黄芪、朱茯苓、当归、夏枯草各15g,党参、木香、白术、远志、黄芩、香附、白蒺藜、法半夏、龙眼肉、怀牛膝各10g,荷叶6g14付,每日1l剂,水煎分3次餐后服。药渣加水再煮,置足浴盆中,每晚睡前泡脚30分钟。

二诊诉:服药4天后,睡眠逐步改善,现己基本正常,心烦恐惧多汗症状消失,仍有乏力,餐后脘满,大便干2日1行,舌质淡红、苔薄稍腻,脉沉缓滑。前方去龙眼肉、白蒺藜,加白蔻仁、枳实、桃仁各10g。继进7付巩固,后来电话告之,一切正常。

挹神汤治失眠等病,和心病治胃的案例,充分体现出焦老理论修养深厚、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精准。认真学习,用于临床,亦获佳效。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