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黄笑芝:下法在外感发热病中的临床运用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下法,选用仲景方治疗外感发热病,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案例一:解表寒下热结
寒下法具有泻热通便作用,一般用治里热积滞实证。外感风热日久,表证不解,邪热容易入里,热结肠腑而成表里俱热之证。治疗上就不能单纯应用解表或泻下方法,必须表里双解方能取效。
【基本资料】
李某,男性,时年14岁,1990年7月初诊。
患者1周前开始感冒,发热,T39℃,使用解热镇痛药及静脉点滴青霉素4天,诸症依然,改请中医诊治。
首诊证候
诊见:发热,T39.2℃,微恶寒,头晕头痛,咳嗽痰黄,咽痛,口干渴,腹胀满,大便3天未行,唇舌干燥,苔黄厚,脉浮数。
查:咽红充血,双肺呼吸音增粗,有痰鸣音。X线胸透:双肺纹理增粗,双下肺小片状模糊阴影。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
中医诊断:咳嗽。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清里通下。
处方:小承气汤加味。
大黄(后下)6g,厚朴、枳实、苦杏仁、金银花、连翘各9g,石膏(先煎)30g,薄荷(后下)5g,甘草5g。2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大便得通,发热渐退,腹胀满除,精神转佳。
此里实已通,但仍咳嗽,肺气尚未宣降。再拟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剂3剂,咳嗽诸症全消,病告愈。
【按语】
本例患者初为外感风热,肺气不宣,经治邪热未解而成腹胀便秘之里实证。此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则玄府容易闭塞。治法上若单以解表宣肺则玄府不通,而肺气亦难以宣发;若纯用通下,又恐表邪未解而热乘机内陷。故取表里双解之法,以冀肺气得宣,玄府闭开,热结得下,则邪有出路。
案例二:散寒温里逐寒实
温下法具有温里通便作用,适用于治脏腑间冷积寒滞之证。若外感风寒,失治或误治,表邪不解,寒邪内陷,结聚肠腑,形成表里俱寒之证,治当温散表寒,温里通便。
【基本资料】
何某,女性,时年28岁,1992年3月26日初诊。
缘患者2天前偶感风寒,头晕头痛,继之恶寒发热(T39.2℃),脘腹胀满,曾服A.P.C及先锋Ⅳ等药物治疗,发热不退,反见大汗淋漓,腹胀满痛,恶心呕吐,转求中医诊治。
首诊证候
诊见:发热,肌肤灼手而四末冰冷,面色㿠白,汗出如珠,腹胀满,阵发性疼痛,3天未大便。
查:腹胀满,按之软,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舌淡有齿印、苔白干,脉沉细弦。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单纯性肠梗阻。
证属:风寒外感,寒积内结。
治法: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处方:大黄附子汤合桂枝汤加味。
大黄(后下)9g,附子(先煎)15g,枳实、桂枝、白芍各12g,细辛、木香(后下)各6g,延胡索10g,甘草3g;大枣8枚,生姜3片。2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当晚午夜得泻,腹痛随之而减,热渐退。
服2剂后热退至正常,已无腹痛,神疲乏力,纳呆,给予调理脾胃善后。
【按语】
本例患者初感风寒,因用西药强发其汗。大汗伤阴,表邪不但不解,反而内陷肠府,与寒积互结成表里俱寒、格阳于外的寒实证。治当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以逐表邪;温里通下,缓急止痛以下寒实,使表里得通,津液得和,故收效较佳,此亦为表里双解之治也。
案例三:宣肺润肠通燥结
润下法具有润肠通便作用,适用于热伤气阴或素体阴虚而致的肠胃干燥便秘症。若热伤气阴或素体阴虚,肠胃燥结,复感外邪,形成表实里虚之证,治当外解表邪,润肠通便。
【基本资料】
罗某,女性,时年78岁,1991年10月30日诊。
患者患慢支肺气肿20多年,伴有习惯性便秘多年。3天前不慎受凉感冒、发热,曾自服抗菌消炎、止咳化痰的西药及中成药,未见好转。
首诊证候
诊见:发热,T38℃,微恶寒,咳嗽,气促,咳痰白粘,口干渴,纳呆,腹胀伴阵发性微痛,5天未大便,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查:双肺可闻痰鸣音,双下肺闻小水泡音,腹微胀,压痛(),肠鸣音存在。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慢支肺气肿合并感染、习惯性便秘。
中医诊断:肺胀(发作期)合并便秘。
治法:宣肺解表,止咳化痰,润肠通便。
处方:麻子仁丸加味。
火麻仁(打)30g,厚朴、枳实、荆芥(后下)各10g,大黄(后下)6g,白芍、苦杏仁、金银花、紫菀、款冬花各12g,瓜蒌仁(打)2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患者服上方后大便得通,咳嗽减;服2剂热退至正常;服3剂后除咳嗽外诸症均愈。继以止咳化痰,健脾益气之方善后。
【按语】
本例患者年老体弱,素体阴虚火旺,肺阴不足,肠枯便秘,不慎外感,形成上下不通之发热咳嗽、气促、便秘诸症。治法上既要考虑年老体弱,肺阴亏虚,大肠燥结而不胜攻伐,又要考虑新感外邪,不祛外邪则恐防邪气深入。故立宣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之法,表邪解,肺气宣,肠道畅则发热、咳嗽、便秘诸症一应而解。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