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高建忠: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的问题是我们经常在说的,怎么判定这个病属于不属于少阳病?

怎么判定这个病证属于不属于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对这个条文,后世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在哪呢,为什么但见一证就可以了?

那少阳病但见一证就可以了,阳明病行不行?太阳病行不行?三阴病行不行?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一证指的是哪一证呢?

赵锡武老先生的书里面,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所谓“一证”是言主症,主症有三:

一为寒热往来,二为口苦,咽干目眩,三为胸胁苦满,干呕,而胸胁苦满为主症中之主要者。

他说但见一证便是,这一证是指主症。而小柴胡汤证的主症有这么三,一是寒热往来,二是口苦咽干目眩,三是循胁苦满干呕,言外之意就是这一二三里面只要见到一或者二或者三,就可以判定他为少阳病。

而在一二三里面,最主要的还是胸胁苦满,也就是说只要见到胸胁苦满,我们就可以判定它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他是这样认识的。

刘渡舟老先生在《伤寒论诠解》里面是这样说的,他说少阳病症状很多,临床上不可能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全部见到,因而也无需诸症具备,才可用小柴胡汤或其他柴胡剂。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证当活看,不要认为就是一个证,更不能认为是任意一个症状,而应该理解为一二个能确实无误地反映出少阳病病变特点的主症。如见到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等,便使用小柴胡汤。

这是啥意思?说少阳病临床上的见症特别杂乱,不一定要全部见到。

那么应该见到一证就是,他说一证不一定是一个证,应该理解为反映少阳病病变特点的主症,它仍然还是说的要找着这个证,只不过说这个证可以反映少阳病病变特点。

那什么证能反映少阳病的病变特点呢?其实还没有出了我们刚才说的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无非就是这些症状!

刘渡舟在《伤寒挈要》里面又有这么一段话, 他说:

个人认为‘一证’和‘不必悉具’应对照来体会,着眼点在于‘不必悉具’,如呕而发热,或胁下痞硬,或往来寒热,但见少阳主证,使人确信不疑,便宜与柴胡汤,不必待其证候全见。

使用柴胡汤应以此说为准。

他说,但见一证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在这一证上,不应该在“但见一证”上,而应该在“不必悉具”上。

好像说的是对的。但是倒回来自己问自己,那我临床上应该怎么操作?

我们又糊涂了,我究竟见到什么证,就不必悉具了,见到什么证还不能不必悉具,好像仍然不明白。毕竟我们还要回归到某一个表现上。

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倒回来这样思考。

但见一证不必悉具。我们把他的理解理解到明理上,而不要纠结于一证是哪一证,不要纠结于一证和悉具这些字眼上,怎么明理呢?

就是可以这样去认识,病证无论在表或在里,只要有小柴胡汤见证,哪怕仅仅是一证,也就意味着单用表证或者单用里证,无法完全解释见证者。

此时单治表或单治里即属于治不对证,而应当先予小柴胡汤或小柴胡汤的类方和畅表里,通达上下,或在此基础上取用汗法或下法。

这样理解这句话顺畅了,就是说我们判断某一个病是表证,那么它表现是表证的表现,判断某一个病是里证,那么它表现它的里证的表现,而当我们在表证的表现或者里证表现基础上,突然发现有一个症状,我们单用表证或者单用里证解释不了,那么我们自己就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病证可能不是单纯的表证,或者可能不是单纯的里证,那不是单纯的是啥呢?应该有少阳病。

一证应该理解到这,而这一证是单用表证或者单用里证解释不通的。这时候我们治疗也许需要先治少阳,也许需要少阳太阳同治,也许需要少阳阳明同治,但肯定是单治太阳或者单治阳明不合适。

这是这句话的我觉得在临床上对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临床的从这个理上理解过来,这样我们就不去纠结这一证究竟是什么证。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变化似乎可以辨为某一证或某一方证,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证不支持。

临床上我们也经常能碰到这种情况,这个病人一看一辨之后,这就是桂枝汤证,或者这就是小柴胡汤证,或者这就是四逆汤证,大部分脉症都支持,唯一有一个脉症不支持,要不就是一个脉象,要不就是一个舌象,要不就是某一个症状,这时候怎么办?

我们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就是把这个症状忽略,按自己辨的这个证去认识,另一种办法就是重视这一个特殊的脉症。

而《伤寒论》这个条文给我们的选择是你要重视这特殊的一证。

如果大家都赞同,那说明辨证是对的,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反对,你一定要重视反对的这个人的意见。有可能我们辨得不对,或者有可能我们辨得不够全面。我想这是这句话对我们临床最大的影响。

从理上分析到这,当我们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至少《伤寒论》给了我们一条道,我们可以沿着这条道去思考。

《伤寒论》一书的伟大之处极多,其中之一是教给后学者:中医临证必须辨证,并且辨证一定要精细。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