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临床用药经验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容貌的色素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中医称之为“肝斑”或“黧黑斑”。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日晒,体内激素水平波动,遗传因素,以及情绪波动等有相关性。中医认为黄褐斑发病总由气机不畅,腠理受风,忧思抑郁,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陈彤云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几十余载,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随着时代和疾病谱的变化,逐步形成以治疗损容性皮肤病为主的临床特色,尤其擅长中医药治疗黄褐斑。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陈彤云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医案109诊次,经统计分析,该研究中患者为25岁~59岁女性,其中25岁~30岁11人,31岁~40岁55人,41岁~50岁38人,51岁~59岁5人。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收集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陈彤云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医案109诊次。采用相机将相关医案拍摄为照片,随后将医案文字进行整理,输入Microsoft Excel,在此过程中,尽量保持医案原本内容。

1.3 纳入标准

名老中医药专家陈彤云教授诊治的黄褐斑患者涉及处方用药的医案。

1.4 排除标准

①医案中处方信息不完整者;②医案中因书写原因或原始资料保存不当等原因无法辨识的处方。

1.5 数据规范化

所有药物的名称、主要功效的分类、四性及归经,均以《中药学》为标准。

1.6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录入数据,建立规范的药物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用药数据进行频次、药物类别、药性、归经频数等的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 用药基本情况

在本治疗黄褐斑的方药数据库中,共涉及用药112味。根据统计学原则,药物使用频率累积达到前50%的药物为高频用药。通过统计分析本方药数据库可以得出,主要的使用药物有15味,其中补虚药有当归、白术、白芍、熟地黄、枸杞子、续断、菟丝子、黄芪;活血化瘀药有红花、莪术、川芎、桃仁、泽兰;解表药有柴胡;利水渗湿药有茯苓。

2.2 用药分类情况

在本数据库中,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远远大于其余诸药。说明在黄褐斑的病机中,虚证及血瘀证为最主要的病机。其次为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表郁、湿困、气滞亦为常见病机。在诸补虚药中,进一步进行拆分成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以补血药最为常用,约占28.30%;其次是补气药,约占26.42;再次是补阴药,约占25.59%;最后是补阳药,约占19.69%。在诸活血化瘀药中,进一步进行拆分成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活血破癥药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以活血调经药最为常用,约占58.33%;其次是活血止痛药,约占23.33%;最后是活血破癥药,约占18.33%。

2.3 药性频数分布情况

在本数据库中,偏温热性的药占大多数,为49.06%,平性药物占30.50g%,偏寒凉性的药占20.44%。在偏温热性的药物里,大热及热性药物所占比例并不高,合计仅为1.02%;温性药物及微温性药物合计所占比例为48.04%。由此可见,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多使用温性、微温性及平性药物,较少使用大热及寒性药物。

2.4 药味频数分布情况

在本数据库中,苦、甘、辛味药的使用频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分别为29.07%、29.26%、28.73%,可见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常用辛开、苦降、甘缓的药物。

2.5 药物归经频数分布情况

在本数据库中,药物归五脏经所占比例较大,约84.38%,归六腑经的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约占15.62%。在诸脏经中,以肝经所占比例最大,约为29.76%,其次为脾经,约占17.22%,其次为肾经,约占13.00%。在六腑经中以胆经、胃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38%及4.69%。

3、讨论

3.1 以补虚为主,兼活血化瘀

从本研究的数据库研究分析结果可知,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补虚药,约为总用药的40.99%,在补虚药中,以补血药最为常用,约占28.30%;其次是补气药,约占26.42;再次是补阴药,约占25.59%;最后是补阳药,约占19.69%。陈彤云教授认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以虚证为主,且以气血虚证为主。在治疗上,陈彤云教授多以当归、熟地黄、阿胶补血,白术、黄芪、党参补气。

除补虚药外,活血化瘀类药物也有很高的使用频率,约占总用药的29.00%。女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行经不畅、血色紫暗,有血块、痛经、舌质暗等症状,均是内有瘀血的表现。陈彤云教授在治疗中经常使用活血化瘀药, 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王不留行、赤芍、泽兰、益母草、莪术、郁金、香附等, 以活血化瘀祛斑。血运良好, 气血调和, 脏腑协调则斑色消退, 面色荣润光泽。陈彤云教授在治疗黄褐斑的体会是: 斑皆瘀也, 有斑必有瘀, 久病必瘀, 无瘀不成斑。无论病在肝、脾、肾何脏, 治疗中皆加活血化瘀药, 如红花、莪术、桃仁、川芎、泽兰、益母草、郁金、丹参等, 治以活血化瘀祛斑。血运良好, 气血调和, 脏腑协调则斑色消退, 面色荣润光泽。

3.2 用药多和缓,擅用温、平性药

黄褐斑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在临床处方上,用药味数较多,患者治疗周期较长。陈彤云教授在治疗黄褐斑时多用药和缓,多用温、平性药物,约占总用药的78.54%。这些药物易被患者接受,且对脾胃刺激较小,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患者服药感受,以达到患者乐于接受,提升疗效的效果。

3.3 用药多以辛开、苦降、甘缓为重

黄褐斑的发病多责之于肝、肾、脾、胃经,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各脏腑的特性,治疗中多以辛开解郁,苦降燥湿,甘缓和中选药组方,约占总共用药的87.06%。肝喜条达,易于郁闭,脾喜燥恶湿,故临床上陈彤云教授多以川芎、莪术、当归开闭解郁,疏肝活血,同时可以引药上行,到达面部;白术、枳壳、青皮苦降燥湿,健脾理气;兼以茯苓、熟地黄、枸杞子甘缓和中,脾胃运化,脾升胃降,使精微上荣于面。

3.4 重视肝肾,兼顾脾胃

在本次研究中,药物归五脏经所占比例较大,约84.38%,在诸脏经中,以肝经所占比例最大,约为29.76%,其次为脾经,约占17.22%,其次为肾经,约占13.00%。在六腑经中以胆经、胃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38%及4.69%。陈老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脏象理论, 脾主黄, 肾主黑, 肝主青, 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切。此外陈彤云教授十分重视对胃气的保护,中医素有阳明胃脉荣于面的论述。她根据辨证选用桃仁、红花、川芎、莪术、当归、白芍等归肝经药物养血柔肝,活血化瘀;白术、茯苓、党参、黄芪等归脾经药物益气健脾,顾护胃气;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续断等归肾药物以填补肾精、肾气;选用白术、茯苓、焦三仙、谷稻芽、厚朴、陈皮、枳壳、砂仁等培补脾土、顾护胃气。

本研究通过总结整理名老中医陈彤云教授临床治疗黄褐斑患者的医案,统计分析得出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常用药物及用药规律,丰富了黄褐斑临床治疗内容,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陈彤云教授近百岁高龄,仍然坚持临诊,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她在临床教学中,无一保留,倾囊相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谓大家风范,更是我们中医继承者学习的楷模。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