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陈凤媚:健脾活血、利湿退黄法治疗难治性黄疸有奇效案


周某某,女性,时年12天。2016年8月17日入院。
因“胎龄27+6w,呼吸困难12天”入住我院新生儿科。患儿因母亲“前置胎盘状态出血”于外院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17kg,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表现,诊断为“早产儿、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凝血障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黄疸、极低出生体重患儿”,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抗感染、输血等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转入我院NICU。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监测生命体征、予以辅助通气、抗感染、升压、兴奋呼吸、护肝利胆、兰光退黄、输血、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全身肤色暗黄,未解陶土大便,复查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及肝酶进行性升高,完善B超见胆囊充盈不理想。上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胆囊较小且壁稍厚,请结合临床。小儿外科会诊后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炎?建议继续护肝利胆、对症支持治疗,定期复查胆红素及肝功。特再邀我科会诊协助治疗。
【首诊证候】
刻诊:患儿呼吸平顺,无发绀,无发热,无抽搐,大小便正常,无解白陶土大便。
查体:反应可,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色暗黄,腹软,肝脾未及明显肿大,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肠鸣音正常。舌淡红苔白腻,指纹紫红,显于风关。
辅助检查:肝功:谷丙转氨酶:145U/L,谷草转氨酶:195U/L,白蛋白:28.7g/L,胆汁酸:56.19umol/L;总胆红素:161.1umol/L,直接胆红素:129.4umol/L。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胎黄。
证属:肝郁脾虚,湿重于热。
治法:健脾活血,利湿退黄。
处方:茵陈蒿汤合平胃散加减。
柴胡6g,郁金6g,白芍6g,茵陈6g,栀子4g,酒大黄3g(后下),太子参6g,白术6g,茯苓8g,山药6g,苍术6g,甘草3g,厚朴4g,陈皮2g,丹参4g,泽泻5g,车前子5g。共3剂,水煎服,日一剂。煎至30~50ml,分3~4次喂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患儿皮肤粘膜黄染较前减轻,无腹胀,无恶心呕吐,大便色黄质稀烂,日3次。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紫,显于风关。考虑患儿用药后症状好转,舌苔白腻、大便稀烂为脾胃湿热的表现,故上方去白术,改为苍术6g,加火炭母6g以加强运脾化湿之功效。共5剂。
三诊:
患儿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吸吮能力较强,无发热,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胃纳好转,大便烂,日3~4次。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紫隐隐,显于风关。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72U/L,谷草转氨酶:86U/L,白蛋白:36.2g/L,胆汁酸:32.1umol/L;总胆红素:87.3umol/L,直接胆红素:64.4umol/L。考虑患儿病程日久,前期用药甚多,脾胃功能虚弱,正气不足,苦寒之药有伤脾胃之弊,应中病即止,故上方减栀子、酒大黄,改为黄芩5g,去苍术、火炭母清热利湿之药,加白术6g,五指毛桃10g以益气健脾。共7剂,1周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
【按语】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其组成:茵陈、栀子、大黄,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者。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主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陈主任认为,新生儿黄疸以出生婴儿皮肤、面目黄染为特征,临床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多见于早产儿、多胎儿、身体虚弱的高危儿等,可由不同疾病引起,若重症黄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临床上尤其值得注意。
难治性黄疸多已接受过光疗、口服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病因不明,但结合患儿皮肤黄染不退或退而复现,黄色鲜亮,舌苔厚腻等症状,陈主任辨证其属湿热阻滞中焦,瘀热在里,处于湿重于热之阶段——“湿不去,热不清,则黄不退”,故治疗重在健脾祛湿,活血清热。
临床中,常在茵陈蒿汤合平胃散的基础上,合以四君子汤加减化裁。缘四君子汤善补气,为补气的基础方,其利而不峻,补而不滞,作用冲和平淡,如宽厚平和之君子,具有益气健脾助运之功效。合方共奏抑木扶土之功。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胎黄》中记载:“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因此,在孕晚期,常建议孕妇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过多煎炸油腻及湿热食物,并可辨证口服清热祛湿的中药汤剂(如茵陈、鸡骨草、黄芩、夏枯草等)清胎毒,以预防胎黄的发生。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