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某,女,72岁,“左上肢震颤7月余,左下肢震颤2月”来诊。
2024-05-22首诊
症见:左侧上下肢静止性震颤,面色少华,表情淡漠,神疲乏力,间中心悸、气短,伴眩晕,非天旋地转样,纳一般,寐可,大便秘结,小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查体:BP:140/84mmHg,P:64次/分,嗅觉明显下降,面具脸,左上下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左上下肢明显
中医诊断:颤证,辩证:气血亏虚证,治以益气补血,拟八珍汤加减。
白术10g 当归15g 人参片(煎服) 10g 白芍15g 茯苓15g 熟地黄15g川芎15g 甘草片5g 火麻仁20g
7剂,每日1剂。
2024-05-30 二诊
患者左侧上肢静止性震颤较前改善,精神好转,面色转荣润,无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偶发眩晕,纳食转可,仍有大便秘结,查体基本同前。舌淡苔薄白,脉细。
白术10g 当归15g 人参片(煎服) 10g 赤芍15g 茯苓15g 生地黄 15g川芎15g 甘草片5g 酒苁蓉10g
14剂,每日1剂。
2024-06-12 三诊
患者精神好,面色荣润,左上肢静止性震颤明显减轻,左下肢已无明显震颤,仍大便秘结,诉服上方后有所改善,查体正常面容,左侧肢体肌张力稍增高,左上肢明显,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舌红苔薄白,脉细
白术10g 当归15g 人参片(煎服) 10g 赤芍15g 茯苓15g 地黄 15g 川芎15g 甘草片5g 酒苁蓉 10g 大黄(后下) 5g
上方与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5剂,每日1剂,嘱患者若出现腹泻则去大黄或大黄减量。
2024-06-17四诊
患者复诊左侧肢体震颤已基本消失,肌张力基本正常,大便尚调,未见腹泻不适,效不更方,守方7剂后未再就诊。
按语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古代医家早已对本病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详细的阐述。《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掉”即含震颤之义。《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疯,其势为缓。”并指出“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阐述了本病的病因多为风寒、邪热、痰湿生风所致,而王肯堂在《证治准绳颤振》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亦有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指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并提出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即本病的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标为风、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互为联系相互转化。
结合本患者症状,四诊合参,患者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风动而颤,发为手足颤抖不能自制,风阳内动而见眩晕,血虚不能濡养头面故面色少华,神机失用,表情淡漠,气虚失于推动,则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大便秘结,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皆属气血亏虚之证。中医诊断为颤证,辩证为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补血。拟八珍汤加减。八珍汤为四君四物合成方,吴昆《医方考》“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以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以助熟地滋养心肝,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火麻仁润肠通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二诊仍见肢体震颤,大便秘结,因患者气虚日久而滞,血虚日久而瘀,因患者气血不足之症改善明显,脉细不弱,继续以益气补血为法,改白芍为赤芍养血同时活血通瘀,改熟地为生地凉血生血同时进一步补而不滞,去火麻仁,加酒苁蓉补而不峻、滑而不泻,以润肠通便。三诊诸症均减,仍有大便秘结,舌红,因气虚推动无力,肠蠕动缓慢,大便积聚日久,燥屎难下,加大黄攻下积滞,生姜、大枣同煎补气和中、调和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