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天地之间,阴阳五行气交之中,先天禀受阴阳五行之气,载著于身形,形成一生不变之形态与气质,是为木、火、土、金、水五形人。
五形人是中医学的瑰宝,是中医整体观念的祖学,是上工治未病的本始,被岐伯称为“先师之秘”,换名话说,就是所有学习中医者的老师(岐黄)的老师,认为十分绝秘的医术,而黄帝的态度,也是“明之、藏之、隐之”,因此,五形人一出场,就带有十分隆重而神秘的色彩,并且论述上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致使其晦而不彰,绝好的医术,被束之高阁,雪藏数千年之久。
五形人,概念首次提出,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也是整部《黄帝内经》中,唯一的一次: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
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经文之中,出现了《黄帝内经》中的三个核心人物,黄帝、岐伯和伯高。
黄帝,最先教导人们射箭习武,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就是托名“黄帝”所做。
岐伯,是古代一位封地于岐,封爵为伯的臣子,精通医道。
黄帝与岐伯之间的君臣问对,是《黄帝内经》中文章的主要体例,后世称中医为“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伯高,也是黄帝问对之中的名医臣子。
五形人,被伯高称为“人之政”。就是中医“治人”的祖学。
伯高虽然知晓“阴阳五态人”,包括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阴阳平和之人,但不知晓“五形人”,求问五形人的“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意思是五形人,是如何做到从外知内,从而掌握不同的形人,气血之所生和疾病症候的分别的?
岐伯,先是抛出“先师之秘”。后在黄帝面前,丝毫不留情面,直言,就算伯高这么高明的医者,也不知晓五形人秘术,可见五形人“学问之深,秘术之高”。
黄帝的表现,就更急切和谦恭了,动作是“避席遵循而却”,离开坐席而退伏于地,说五形人这么好的宝贝,遇到我这个合适的传人,不教会我的话,那是又一次的损失。如果我学会了,轻易的泄露出去,老天也会讨厌我。所以,我特别愿意完全掌握它,藏在金子做的柜子里,作为绝秘之术隐而不泄。
在黄帝的连番恳求之下,岐伯在讲“五形人”之前,仍然强调要“慎之慎之”,“秘藏、隐而不泄、慎言”。这样的态度,在《黄帝内经》所有内容当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绝无仅有的。
岐伯讲论“五形人秘术”,也是有详有略。五形人正格讲得较为详细,而五形人偏格则略而代过。为此,岐伯特别强调了一句话:“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重点是一个变,一个欺。
因为岐伯知道,五形人正格较易掌握,但比例少,只占五分之一。五形人偏格变化多、假象多,很难精确把握,故而略而不详,生怕后人受到误导。
对此,笔者在数十年研究五形人过程中,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
要想精确把握五形人正偏格,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深厚知识结构,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没有超常的思辨力、理解力,是断难做到的!
不掌握《易经》的思想精髓,不可能正确理解五形人;
不从文字古义入手,不可能正确掌握五形人。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文字的传承体系为甲骨文、金文、籀文和篆文,篆文对于《黄帝内经》著述者来说,是使用最近的文字,如果用现代字义,去理解五形人、理解《黄帝内经》、理解《易经》,无异于缘木求鱼,绝不可能通晓真义,这样得到的学识,也绝不能发挥其作用。
古文字研究方法,虽然显得“拙、笨、慢”,但实为正确地做五形人学问的不二之法,后世之学中医者,尝有“书不读秦汉以后”之叹,就是因为文字自秦汉以后,其造字本义多不可究其竟,致使不能正确理解原文字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