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辨证运用黄芪的经验(袁一鸣戴卫波)


摘要: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尤善补气,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肌敛疮的作用,若配伍得当,则效如桴鼓,疗疾于顷刻,因此为古代医家所重用,并取得良好疗效。在借鉴历代医家应用黄芪经验的同时,临床中也应注意本文中的几种病症须慎用黄芪。只有辨证运用,才能更大程度发挥黄芪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黄芪辨证运用 经验

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夹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去毒生肌的功效,被誉为“补气圣药”。历代医家对黄芪钟爱有加,在著作中均不惜笔墨尽显黄芪之功效。

汉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乃方书之祖,其遣方用药配伍精良,疗效突出,书中用黄芪者有8处;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独创的“益胃升阳”法,对黄芪尤为重视,他认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中共载33方,其中用黄芪者11方,占三分之一,不论危急重症,补气治本,痘疾诸证皆应用黄芪,其善用黄芪程度可见一斑;近代著名医学大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黄芪亦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糖、降脂、利尿、降压、增强免疫力及抗肝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黄芪生用能益气固表,炙用能补气升阳,在临床配伍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但也有部分患者,服用黄芪后,越吃气越虚,因此以下几种病症须慎用黄芪。

1. 气郁气滞,邪实而证未虚者,不宜用黄芪。

邪实而正未虚者,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如果诊断为气虚者,运用黄芪自然很好,有提气补气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是气虚气陷,而是气郁气滞,那黄芪不但不能用,用了以后还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症状。如《求医诊脉》中记载的“至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其中“大实有羸状”即真实假虚证,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某些“虚”的临床假象: 气虚乏力、呼吸不畅、手足痿软、气息微弱,精神不振,虚寒怕冷等。再如《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有形邪热阻滞于内,临床表现为潮热,谵语,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甚至大便不通,舌红苔黄燥等盛实之象,但因热结于内,腑气不通,经气不利,气血周流不畅,阳气不得通达,部分患者还可见神情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迟等似正气不足之虚羸症状,但若仔细辨证,便可知病人虽表现神情默默,但呼吸气粗,语声洪亮;虽有身寒肢凉,但自觉发热口渴;脉虽沉迟,但按之实而有力。由此可见,阳明腑实,邪热炽盛为病之本质,而神情默默等症皆为病理过程中表现的表象。这叫物极必反,在中医临床很常见的就有热极生寒症,寒极生热症。

所以,有时实证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反而会出现非常虚弱的症状,这种情况下是万万不能补的,因为这不是真虚是假虚。如果看到病人身体虚弱,气息不畅,就用大量的黄芪,或者以黄芪为主补气补血,结果只会越治病越重,甚至危及生命。曾有癌症患者,大量放化疗后表现出极度虚弱的症状,后来吃了有黄芪的补药,两天后直接就昏睡不醒,直到停药后几天,才慢慢地恢复了意识。但其实患者的脉沉实有力,跳得非常快,明明是实热证,而且热入血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手术后都是虚证,医生须明察秋毫,辨证开方。

2. 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者,不宜用黄芪。

如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者使用黄芪,不仅不能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曾有案例,一个肾炎老人,症状有体虚怕冷、呼吸困难、腰酸腿痛、毫无食欲等,所用方中尽是黄芪、熟地黄、菟丝子、黄精、山茱萸、附子等药。结果老人吃了一段时间后,竟然虚弱得连床都起不了。因此,对于肾阴虚、湿热、气滞、气郁和气逆的人,黄芪都要慎用或者不用,以为滋补无害,然而,知毒药杀人者多,知补药伤人者少。黄芪虽好,也要辨证使用。

笔者认为,在水肿、内伤发热、大气下陷等诸症的治疗中,可充分借鉴历代医家应用黄芪的经验,气郁气滞,邪实而证未虚者,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等患者,皆不宜用黄芪。我们只有在努力继承古医的基础上辨证运用黄芪,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黄芪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祝之友.黄芪的临床注意事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16(03):58.

[2]刘道芳,袁敏.黄芪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8(02):13-14.

[3]懒兔子. 别没事儿泡黄芪水喝,不是所有的“气虚症”都能服用黄芪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