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背俞穴治疗作用的理论探讨(何树槐)


背俞穴是临床常用的特定穴,对脏腑病以及与脏腑有关的神志性病症、神经性病症、内分泌病症、免疫性病症、腰背部疼痛、头痛、肢体关节疼痛、五官部病症、机体功能衰退性病症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背俞穴为何有如此广泛的治疗作用,下面仅从中医理论方面加以探讨。

1.背俞穴隶属于足太阳经,有广泛的经络联系

人体的经络是纵行的,但经络之间也有横向的联系,有络脉、孙络相联系,还有奇经八脉,行走于十二经之间,加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与足太阳经相联系的经络有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督脉的络脉别走足太阳经“挟膂上项,散于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阳跷脉起于足太阳经的申脉穴。在阳跷脉循行的路线中与其相交会的经脉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手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任脉、阳维脉、阴跷脉等八条经脉,由此可见共有九条经脉与足太阳经经相联系,其中督脉总督诸阳经,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诸阴经,阴阳蹻脉主人身之动静,阴阳维脉蓄溢并调节人体的气血。足太阳经脉有如此广泛的经络联系及其脏腑络属,因此其经脉的功能相当广泛,包括在内的脏腑,在外的四肢百骸,在上的头脑五官,所以隶属于足太阳经的背俞穴也可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2. 背俞穴的位置

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线上,其分布由上而下,其位置与其相应的脏腑大体上相对应,也那就是说其深部临近相对应的脏腑,所以可以治疗相对应脏腑的病症,属于腧穴的局部作用。

3. 足太阳经通于心脑

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从巔入络脑”,其经别入于心“当心入散”,这就是说膀胱经通于心脑。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其经脉贯脊属肾络膀胱,主骨生髓养心脑。另外与足太阳经相交会的经脉与心脑也有密切联系,如督脉“交巅顶,入络脑”,阴阳蹻脉“入脑而别”,还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的经别系目系入络于脑,并贯通于心等,说明背俞穴可通过足太阳经及其相联系的经脉与心脑相联系。

4.心脑对背俞穴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心藏神,主神志,即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的功能,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脑为元神之府”,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之主宰,来源于先天,主人体的精神意识和五脏六腑等功能活动。但脑的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充盛,肾精充盈,脑髓充满,脑才可发挥正常的功能。

五脏中除了心主神之外,其他四脏也与神有密切关系,如肺主忧(悲)、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神是机体生命根本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所以神对于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脑为元神,心为后天之神与五脏之神共同调节控制人体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故可用于全身病症的治疗。足太阳经和其相联系的八条经脉入注心脑,所以背俞穴可以通过调节心脑治疗全身的病症。

5.背俞穴与标本的关系

背俞穴除了通过经络与心脑、脏腑联系外,还与经络的标本有密切关系。经络理论中的标本是指经络中的部位,如在上者为标,在下为本,以此说明四肢与头面躯干之间的联系。“标”可释义为“木杪末也”(《说文》),“杪末,谓末之细者也”。因此在经络中位于四肢者谓本,经气通过经络(树干)向上散发汇集到头部和躯干的部位谓标(木杪)。

《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跗阳),表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交信),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中封)标在背俞也……。”

注:手太阴经的标部,应当有肺俞,根据从《灵枢卫气》的记载“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可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傍。”背三节即是肺俞。

从上表可以看出:

(1)足三阳经的本部位于足趾和跗阳穴处,标部位于头部。足趾部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头部,跗阳穴位于外踝上三寸,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头颈部,所以足三阳经的标和本是上下结合、上下呼应、同气相求的结合。

(2)手三阳经的本部位于手指部、腕部和肘部,标部位于头面部。手指部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头部,曲池位于肘横纹,相当于下焦和头面部的交界处,但《灵枢卫气》又说:“肘骨中上至别阳”,也就是说其作用主要在肘横纹以上。所以手三阳经的本部起于上肢相当于同经相应的头部,向上散结于头部(标部)。

(3)手三阴经的本部位于手腕部和内关穴处,标部位于胸背部。手腕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头颈部,内关相当于胸部。所以本部经气起于上肢,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上焦,散结于胸背部,即上焦的部位(标部),也是同气相求的结合。

(4)足三阴经的本部位于足趾部和踝关节部位,标于背部和舌的部位。本部相当于生物全息论的头部和颈胸部,故足三阴经的经气起于下肢(本)相当于生物全息论中的头部、胸背部,向上散结于头部和背部,诸如脾俞、肝俞、肾俞等,也是上下呼应、同气相求的结合。

标本理论表明了经络四肢与躯体的联系,表明了背俞穴是足三阴经、手少阴经、手太阴经散结的部位,所以可治疗经络和所属脏器的病症。

6. 气街理论

在经络理论体系中与背俞穴有着多方面的纵行联系外,此外还有横向的联系,而且是更重要的联系,即气街理论。

气街理论是经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背俞穴之所以能治疗内脏病症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灵枢卫气》:“胸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胫有气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至于气街,于承山踝上以下。”

“街”犹如道也,即“气街”是经气汇聚转输的道路,《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气街分布在头部、胸部、腹部、腹胫部,故称四街。四街的作用如《灵枢卫气》所说:“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与门户。”在这里的“结”是指邪气结聚,经气不通,解结就是疏通经络,除去邪气。“契”是结合的意思,“绍”是继承的意思,“门户”是经气出入的要地。所以“气街”即是经络气血汇聚的部位,其作用是驱除邪气疏通经络。

气街在经络体系中是对十二经络循行道路的补充,如《灵枢动输》云“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是说经络被邪气阻塞不通时,可通过气街的道路,通行气血,解除邪气。

气街理论是经络体系中的横向联系,经曰“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是指头面部与脑的联系;“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是指胸背部的联系;“气在腹者,止之背腧”是指腹部和下背部的联系;“气在胫者,止至于气街”。气街于胸背部的这种关系,是经络体系中的横向联系,是经络通过络脉与背俞穴联系的。这种关系可能与植物神经系统中的内脏神经节有关。气街理论是背俞穴治疗作用重要根据。

总之,足太阳经与经络有广泛的联系,是人体上下内外的纵向联系,表明了足太阳经及背俞穴的广泛作用;标本理论强调了经络中四肢与胸背的经络纵向的联系,尤其是六阴经和背俞穴的联系;气街是经络理论中胸腹部与背部的横向联系,是经络气血的转输站,是背俞穴治疗理论的重要根据。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