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伤寒论》六经中风主治方剂探讨


《伤寒论》中六经病皆有中风,其描述详于三阳中风,而略于三阴中风。在六经中风中,只有太阳中风明确指出用桂枝汤为主治方剂,其他五经中风均未明确用何方治疗。本文结合原文,从方证相应着眼,试图探讨六经中风的主治方剂。

一.太阳中风

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本条为太阳中风的定义。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蕃篱,人体之屏障。风邪袭表是太阳中风的外部因素,卫气不足是太阳中风的内部原因。

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明确指出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以及主治方药。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如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二.阳阳中风

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以上两条指出阳明中风的临床表现。原为太阳中风证,邪传阳明及少阳,出现三阳合病。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表证;口苦咽干为邪犯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犯;腹满微喘虽属阳明里证,但尚未成实,因此不能攻下,“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能食是胃有热,热能化食,如胃虚寒,则不能食,所以名中寒。阳明中风,大论中未给出主方,可考虑用小柴胡加芒硝汤或大柴胡汤,和解枢机为主,三阳同治。

三.少阳中风

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中风是指原为太阳中风,邪传半表半里而发生的少阳病。少阳病常有口苦、咽干、目眩,或见耳聋、目赤等头面五官孔窍症状,皆因邪在半表半里,既不能通过发汗使邪从表解,也不能通过吐下而使邪从里除。阳邪上窜,试图外出,故少阳中风以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目赤等头面五官孔窍症状及胸中满而烦等症常见。邪不在里,故不可吐下,吐下伤正则可能“悸而惊”。少阳中风可考虑用小柴胡汤或黄芩汤主治。

四.太阴中风

1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中风是由太阳转属为太阴病的,即太阳病中风证传里而为太阴病的类型,即所谓太阳病内传,“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四肢烦疼,属表证,是太阳病的证候,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46条所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太阴中风病机以里虚寒为主,脾主肌肉主四肢,营血不足,不荣则痛,故可兼见四肢烦疼,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兼以解表,可考虑予以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人参。

五.少阴中风

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是指在原本有少阴病的基础上,感染风邪,兼见表虚证。少阴病多表现为心肾阳虚,机体功能沉衰,正如281条提纲证所说的:“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精神萎靡,恶寒肢冷,脉微细弱,机体抵抗能力差,极易感染风寒邪气,出现少阴中风证。290条未言明证候,仅通过脉象“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指出阴病见阳脉,脏病还腑,病情向愈。少阴中风证,临证可考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桂枝附子汤。

六.厥阴中风

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7条与290条相似,未言明具体证候,仅通过脉象“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浮为阳脉,指出阴病见阳脉,阴病出阳,病情向愈。脉不浮为阴脉,病仍在脏在里,未出腑出表,为未愈。

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本条虽未言明为厥阴中风证,但见厥阴主证之一“下利腹胀满”,同时兼见“身体疼痛”的表证,可以认为是厥阴中风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治疗原则上应先温其里,再攻其表。温里用四逆汤温中散寒,解表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厥阴中风,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虚实兼见的基础上又感染风邪,表里上下同病,病情比较复杂,难于用某条方来确定证治。临证可以考虑寒热、虚实、表里病变的多寡侧重,多需寒温并用,补清同施,临证可考虑选用麻黄升麻汤、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等。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