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本草纲目拾遗》之“火罐气”解读(叶明柱教授)


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以下简称《拾遗》)中列有“火罐气”一节,详细记载了其时民间流行的火罐气,即拔罐法。其文不长,现录于下:

火罐气

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气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

1.江右及闽中

以陶罐作为罐具首见本书。《拾遗》中称此法流行地区为江右及闽中。所谓江右,是因长江在九江至金陵一段为南北走向,古人以此段江流为标准,于是便有东西和左右之称。江西,指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江右。一般而言,江右即今江西。

闽,原指大蛇。《说文》:“闽,东南越。蛇穜。从虫,门音。”“穜”通“种”。因古时南方少数民族以蛇为图腾,古有闽国,故后人以闽作为福建之简称。至于闽中,则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即为福建;狭义则指莆田及三明一带的福建中部地区。此处似指福建。

据《江西陶瓷史》(1997年)与《福建陶瓷》(1993年)载:明清时期,中国陶瓷业渐聚景德镇(原名昌南,宋景德年间,昌南镇被赐名为“景德镇”),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福建省境内的德化窑亦以生产白瓷器而闻名。然福建瓷窑烧造的陶瓷器,在国内流传的不是很多。陈万里先生在《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中说:这些制成品“似乎都是用于外销”。江西和福建的窑址也分布密集,数量很多。陶瓷贸易的运输路线,当代考古学者称为“陶瓷之路”,除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外,还两条海路,一条是中日航线,另一条是自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至波斯湾,到达地中海沿岸各国。福建德化和晋江是重要的起点之一。

2. 陶罐之大小式样

据《拾遗》记载,其时陶罐“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罐如拇指大小,除本书所载外,未见其他文献载录。故其式样大小、燃纸排气之法和治疗病症等,是由海外传来,还是源自民间自创,均有待考证。然其拔罐部位有腧穴之名或部位,如太阳、脑户、巅顶、脐上等,故即使来自海外,也是经过改造,与中国医学之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上一世纪五十初期北京所使用的陶罐,约有四种,最大者,口径约6厘米,高约7.5厘米,容积约280毫升;次大者,口径约2.5厘米,高约4.5厘米,容积约40毫升;最小者,口径约2.4厘米,高约4厘米,容积约25毫升;皆是用白陶土烧成带有黄色或褐色釉光之瓷质小罐,口略向內。也有使用瓷火罐者,大小不等。一般可分:小火罐、大火罐、驴嘴罐等三种。前两种为瓦缸式,肚大,口底略小,口圆而光滑,内外昔上黑釉;后一种有四耳,形同前两种但稍大,不专作拔罐用。民间也有以茶杯、饭碗、竹筒、小瓦罐和各种罐头瓶、化妆品等玻璃罐瓶作为罐具。因为中国陶瓷业发达,对玻璃业不甚重视,故没有以玻璃制作的罐具。今日所使用的玻璃罐具是在50年代从苏联引进仿制的,式样至今基本未变。

一般而言罐(或筒)口之口径大,覆盖面积也大,往往一罐数经数穴,故其属于外治法范畴,在临床上为针灸疗法的辅助疗法。

3.清人的辫发式样与拔罐

《拾遗》中提及治疗头痛可在头部“脑户或巅顶”拔罐。众所周知,脑户穴和巅顶都为头发所覆盖,如欲拔罐则须将其处头发剃净。《拾遗》之所以选择此两处拔罐,则与清朝辫发式样有关。

清代的辫发发源于满族。满人祖先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过着狩猎的生活,为了防止在穿越丛林时被枝条挂扯,骑马时额前不至于被头发遮住,他们就将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粗的一绺,分两股拧成辫绳垂在后背,这种发辫称金钱鼠尾式。

入关之后,为了从精神上摧垮汉人,巩固统治,顺治二年( 1645)颁布“剃发令”。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十天之内必须剃成满族发型,对坚持不剃发或者剃发之后仍不符合规格者,则视为不愿服从清朝统治的乱臣贼子,予以处死,绝不姑息。汉族广大民众基于传统文化观念和自己的审美眼光,表示难以接受朝廷强制推行的发型,于是在执法中,就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残酷口号。

清代的辫发式样有其变化。清之初期,即顺治,康熙,雍正年间(1644年-1735年),其时男子发型,只在头顶上留金钱大小的一片头发,因为把这缕头发编成小辫后,恰好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故而这种发型称为“金钱鼠尾”;清朝中叶,即乾隆,嘉庆,道光年间(1736年-1850年),其时男子依然只在头顶留发,但留发面积已经由原本的铜钱大小,悄然扩张到成人手心大小。清朝后期,即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1851年-1911年),为了更美观,男子只把顶发四周边缘剃干净,而头顶保留长发,是为我们所熟悉的阴阳头。观清人发式巅顶皆可拔罐,唯早期与后期,枕骨之处均有头发,不可拔罐。《拾遗》成书于1765年,时为清之中叶,其时男子只在头顶后部留发,面积仅掌心大小,枕部已不再留发,故脑户穴处可以拔罐。

4.治疗杂病为主

拔罐一法,古称角法,源自人之吮吸本能。《五十二病方》中所记载罐罐具为动物之角,称为角法。其时仅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牡痔的辅助方法;之后《肘后方》记载了角法治疗石痈之禁忌;有唐时开放包罗,《外台》记载有竹罐疗蝎螫人法和疗骨蒸方。其中“疗骨蒸方”,刺血后再予拔罐,不符合中医传统理论,似来自域外。明代以后主要用于疮痈的拔脓,至清《拾遗》所列病症为风寒头痛、眩晕、风痹、腹痛等症中,已无痈疡。这一方面说明外科治疗疮疡,不再需要以拔罐吸脓,另一方面也说明拔罐法已经转身,以治疗杂病为主。《拾遗》的记载,为以后拔罐疗法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待其自落”解

至于拔罐时间,《拾遗》认为:应“待其自落”。拔罐方法虽多,其原理总是排出空气,形成负压。当罐内负压消失,罐具便自落下来。

至于拔罐时间,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年龄部位而定,一般在5-15分钟的限度之內,不可过久。虽然临床上也有“听其自落”的,但这是指很小的罐子,即赵学敏所说的“小如大指腹大”的这种小罐,大的罐子是不可以的,致於拔罐的次数,也随病情而定,一般以隔日拨一次为妥。

由于陶罐简陋粗糙,而年轻人头发生长速度较快,形成短细绒毛,拔罐之后,空气易于进入罐内,导致罐具脱落;而年高者头皮松弛,容易形成皱褶,也会造成空气漏入,所以其时拔罐时间不会过长。《拾遗》认为“待其自落”,是告诫医者,不要过早拔除罐具,这是为了延长治疗时间,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故民间往往在拔罐部位,先贴上以面粉做成薄饼,再于其上拔罐,目的是增加罐具的密封性,延长留罐时间。

至于罐中有“水气”,乃燃纸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加热,遇到较冷陶罐壁,凝聚而成,与风寒出与不出,似无任何关联。

叶明柱教授,198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及文献研究工作。曾任上海针灸学会理事和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次出席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在海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退休之后先后应上海中医文献馆及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之邀任门诊部特需专家。现在上海佰龄天寿中医门诊部门诊。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