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与气海穴同称“气海”,其临床应用有何异同?一膻中穴位于前胸正中,当两乳之间,经属任脉,此穴内景正应心包外腔,故名“膻中”。《灵枢海论》篇云:“膻中者,为气之海。” 但此“膻中”是指膻中穴内应的胸中而言,因胸为心肺所居,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宗气的生成赖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相合而成。《灵枢五味》篇云:“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由于其部位的原因,膻中穴与“气”的关系则十分密切,因此,《类经图翼》一书称膻中穴为“上气海”,《难经》称之为“气会”,列为八会穴之一。二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下一寸五分处,亦属任脉经穴,此穴虽内不应肺,但与肺气息息相关,当腹部纳气之根本,气之所归,犹百川之汇海,故名“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将气海穴作为“十二原”之一,称之为“肓之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之为“生气之海”。气海穴位于脐下,“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难经六十六难》),“肾间动气”即原气,可见气海穴关系到原气,为肾元之气所生发。三膻中穴与气海穴同称“气海”,一为“上气海”,一为“下气海”,都能理气、益气而治疗气逆、气虚等疾患,但由于其部位的在上在下之差异,所内应之脏腑以及联系之经络的不同,故临床应用也有区别。膻中穴,内应心肺,着重作用于上焦。功专宽胸理气、宁心化痰,既可治疗咳嗽、气喘、胸痹心痛、噎膈、呕吐等实证,又可治疗心悸气短、乳少等虚证。气海穴,位近丹田,着重作用于下焦。功专补肾培元、益气和血,多用于遗精、阳痿、早泄、久泻、久痢、脱肛、阴挺、中风脱证等属气虚者。总之,膻中穴内应心肺,偏于调理心肺之气,而气海穴与肾元关系密切,以培补元气为擅。作者:张登部、王黎明、高树中、刘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