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治疗学 / 正文

急性肌肉损伤速治医案两则

【医案一】患者游某,男性,50岁,3天前玩平衡车时摔倒,左侧上肢着地后左肘关节压迫左侧肋骨,之后出现左胁肋部剧烈胀痛,胸腰部活动困难,不能弯腰起床,不能转动腰部,需卧床休息方能稍有缓解。饮食、二便正常,因疼痛而难入眠。于本市骨科门诊外敷膏药、内服中药(药名不详)未见好转,只得卧床休息,故找笔者上门出诊。面诊时患者痛苦面容,称不敢起床,左侧胁肋部胆经循行部位约当京门穴处剧痛拒按,脉弦。考虑为胆经循行部位气滞。当即于胆经合穴阳陵泉针刺,进针1.5寸后运针增强刺激,并嘱患者慢慢起床。进针后患者先是感觉针刺部位(阳陵泉穴处)剧烈胀痛,但并未感觉胁肋部疼痛,并可缓慢起床并下床走动,留针并伴各种腰关节的缓慢的慢慢增大幅度的前屈后伸旋转活动,约持续5分钟后未再见胁肋部胀痛,即出针,随即嘱患者继续活动(走动,下蹲、起立,腰关节前屈后伸旋转等)15分钟左右。 3天后回访,当时已痊愈未见复发。【医案二】上案十数日后,又遇一自称“肩关节拉伤”患者,男性,36岁。患者自述前日打羽毛球时拉伤肩部,现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困难,不可上举,不可摸对侧耳,压其痛点在右肩肩髃、肩髎穴处,余即开始在患侧下肢寻压痛点,初寻足三里、承山、阳陵泉皆无明显压痛,后于条口穴寻得压痛明显。即取二寸长针,嘱患者当我数到3的时候剧烈咳嗽一声,同时缓慢地,大幅度地活动肩关节。数到3,即从条口进针,刺入二寸透承山穴,患者遵嘱而行,3分钟内肩关节疼痛大为缓解,且活动范围大幅增加,连呼神效。【思考】此类疾病临床多见,如治疗不得法,病程往往会延长至半个月甚至更久。这种疼痛和关节活动困难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生活、工作的影响,但如果治疗得法,能够瞬间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对于其作用原理的思考,我总结了四个字“围魏救赵”。患者由于急性损伤,局部气血运行受阻,疼痛剧烈,以致于不敢活动局部关节。人在受到疼痛的刺激的时候都会有肌肉的紧张收缩,这本来是一种保护措施,但如果这种紧张收缩过度,就会造成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局部血液循环因肌肉紧张受压而不畅),接下来就陷入恶性循环:越是痛就越是肌肉紧张,越是肌肉紧张就越是痛。这个时候我们根据痛点相关的一些远处的穴点,或者循经络取穴,或者对侧取穴,进行强烈的刺激,患者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被针刺的痛点,从而使得患处的肌肉得到放松,加上患处关节的缓慢活动,进一步使气血通畅,解锁肌紧张与疼痛的恶性循环,必然效如桴鼓。其实此类急性损伤,都可用此法求速效,其操作简单,效如桴鼓。现将个人体会其中要点总结如下: 1、适应范围当为急性,突发的疼痛,一定伴有关节的活动困难,此法常见适应症为急性腰扭伤、落枕、急性肩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各种肌肉拉伤等;对于慢性疼痛及关节活动困难,恐难速效。 2、禁忌:一定要排除相应关节的骨折。 3、一定找准反应点。急性腰扭伤腰部痛点在中间:人中、后溪;腰部痛点在两边:患侧腰痛穴(经外奇穴),委中;落枕颈部痛点在中间:人中、后溪;颈部痛点在两边:患侧落枕穴(又称外劳宫,经外奇穴);急性肩关节损伤条口透承山,中平穴(经外奇穴);其他急性损伤、肌肉拉伤:根据压痛点循经远端取穴或取压痛点对侧相应位置取穴(即内经所云之“缪刺”)。 4、刺之前,可以嘱患者在进针时剧烈咳嗽,肺主气,可宣发肃降,通一身之气,促进气血宣散。 5、 刺入后需加强针刺部位的刺激,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使患处肌肉放松。 6、刺入后患者需配合相应关节的主动活动,这种活动一定要注意范围从小到大,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达到极限位置,但同时一定要注意活动速度不宜过快,越慢越好,以求筋膜肌肉的自我恢复。 7、行针后需在患处热敷或艾灸或使用红外线灯(TDP)照射,以促进气血运行,进一步缓解疼痛。作者:傅卓强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