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舌诊培训学习 / 正文

中医诊断学舌诊思维导图.中医诊断学舌诊视频张云清

淡红舌薄白苔。主病:外感燥邪;内伤阴亏;夏季正常舌象。辨证:正常人。 淡白舌白润略厚苔。主病:外感寒湿;邪传半里;脾胃虚寒。辨证:脾虚湿盛。常见于消化道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淡红光莹舌。主病:气阴双亏;气血两虚;胃肾阴伤。辨证:气阴两亏。可见于胶元病、肺部感染等发热性疾病。 淡红舌透明苔。主病:脾胃虚寒。辨证: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继发性贫血等。望舌体〉舌形〉胖大舌:1.淡白舌雪花苔。主病:脾阳衰败。辨证:脾阳不振,胃无生气。常见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等。 2.暗红胖大舌白腻淡黄苔。主病:表邪化热入里;阳虚停湿,血热上壅;湿热痰饮上溢;酒毒冲逆。辨证:阳虚水停,血热壅滞。可见于各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或感染发热性疾患。 3.淡紫胖大舌灰黄腻苔。主病:虚人外感表邪入里化热;湿热瘀阻,痰热夹瘀。辨证:阳虚湿郁,化热动风。可见于老年震颤麻痹综合征。 4.绛色齿痕舌类剥苔。主病:暴热伤及气津;久病气血不续;血蕴湿热,津不上升;血热而气血壅滞。辨证:肝经痰气郁结而血瘀。常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晚期,慢性活动型肝炎,肿瘤等。 若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以致积水停饮。 若舌淡红或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肿胀舌 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红肿胀舌尖黄根白苔。主病:邪热内踞,血热上壅;湿毒薰蒸,热在上焦。辨证:湿热薰蒸,血热上壅。红绛肿胀舌透明苔。主病:热滞营血,高热伤阴;脾胃虚弱,湿气上显。辨证:湿热蕴结,化燥伤阴,脾气亦伤。可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骶髂关节感染,骨髓炎。绛色凸凹肿胀舌黄浮垢苔。主病:湿热痰饮上溢;热毒气滞血壅。辨证:湿热血壅。可见于舌颊血管瘤等肿瘤疾患。舌痈。主病:热毒在血,湿浊内踞;心经毒火,脾肾积热。辨证:湿浊内蕴,热毒入血。可见于舌癌等。 其成因有三: 一是心脾有热,舌多鲜红而肿胀,甚者伴有疼痛。 一是素善饮酒,又病温热,多见舌紫而肿胀。 一是因中毒而致血液凝滞,则舌肿胀而青紫晦暗。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①淡白舌薄白苔。主病:脾胃虚寒;气血双亏。辨证:阳虚水湿不化。常见于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②淡红瘦薄舌白糙苔。主病:阴虚火旺;暑热伤气;暴热伤津。辨证:肺蕴痰热。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腺病毒肺炎等。③淡红瘦薄舌双黄苔。主病:气血双虚;阴虚胃热。辨证:起病为心肾阳虚、水湿泛滥;治疗好转后,现在为阴虚胃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心脏病等。④红绛瘦薄舌黄瓣浮垢苔。主病:阴虚火旺;胃肠结热;实热重证。辨证:胃肠热结伤阴。常见于严重感染发热,脱水,毒菌血症。 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 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 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点刺舌:点是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刺是指芒刺,即舌面上的软刺及颗粒,不仅增大,并逐渐形成尖锋,高起如刺,摸之棘手。舌面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青紫色或紫黑色斑点,并不突出于舌面,则称为瘀斑。 无论红点、黑点和白点,皆因热毒炽盛,深入血分之故。红点多主温毒入血;或热毒乘心;或湿热蕴于血分。(见上图)白点多是脾胃气虚而热毒攻冲,是将糜烂之兆。(见下图)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