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 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天地之气升降而做云布雨,犹如人体三焦水气弥漫而成苔者矣。云雨乃天地之水气,苔乃人身之水气也。 ——李芳祥 什么叫风调雨顺呢,就是每年的降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云朵太多了,必然就会降水量多,降水量多了就容易形成内涝,如果没有云朵,就不会下雨啊,雨水太少了就会形成干旱,大地龟裂。 我们前面的用了一个比喻,就是舌苔就如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其实这也不单单是一个比喻了,这确实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舌苔的生成和云朵的生成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上面这个“地图舌”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象呢? 水液分布不均,涝的涝,旱的旱。 因为庄稼植物都需要雨水的灌溉才能收获嘛,这个剥苔的舌象呢,给我们另一种感觉就是有苔的地方还有些收获,无苔的地方呢,颗粒无收,没有水液,庄稼都枯死了,这个舌苔也像是长在大地上的庄稼,或者长在大地的苔藓。 既然舌苔是水之气化所产生的物质,舌苔剥脱或少苔,无苔这就都是体内相应的区域缺水的表现。水是属阴的,所以传统中医认为少苔,无苔,剥苔都是气阴两虚的表现。 这个气虚是从哪来的呢,这个舌苔并不是我们喝的那个水液,而是气化后的物质,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也和江河湖泊的水液是不一样的,它属于是水蒸气,是水液气化后的像。 所以舌苔剥脱,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气化不利,二是输布问题。 剥苔有什么病理意义呢,凡是出现剥苔的都会有食欲不振。 剥苔越多,越不爱吃东西,这就又是个象,刚才说的是舌苔就像是大地丰收,雨水多的地方就丰收了,没有雨水的干旱地区就颗粒无收,现在还可以从另一个象去理解,这有苔的地方就是有收获,收获的是啥,是吃到胃里的食物,这剥苔无苔的地方呢,就是一无所有。所以图中的这个孩子呢,更准确的表达应是严重挑食,顺口的食物还能有所”收获“,否则胃口”一无所有“,挑食厌食,食欲不振。 这剥苔,无苔,少苔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剥苔少苔要轻一些,无苔要严重很多,尤其到了镜面舌,整体都缺水干旱了,那颗粒无收,身体里面不能正常的气化和输布水液,那还了得。 剥苔的治疗呢,我们主要根据剥苔的形成原理加桃仁(或当归),麦芽30克,还可以加党参30克。 少苔,无苔都可以按此治疗。 我们分步进行药物的讲解。党参我们都知道这是气阴双补的药物,可以补气生津,麦芽呢,健脾消食,回乳,但在这里不单单是选用其这个作用,我们刚才讲了,剥苔都会出现食欲不振,麦芽正好可以健脾开胃消食,正好可以促进患者食欲。 但开胃消食药有很多的,为什么我们只选择麦芽呢?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选其疏肝行气,主升发的作用。 河北沧州名医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说:“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能入脾胃,消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药之辅佐品”。另外张锡纯还有独特的见解:“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疏肝宜生用,炒用则无效)”。 “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敛之镇之,或激动其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降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善疏肝气也。” 张锡纯可谓古今善用麦芽第一人。 麦芽就是大麦种子的萌芽时期,就像一粒种子,埋在土中,那么厚的土壤,一个麦芽就能破土而出,那升发之力是多么的强大,所以我们选用麦芽也是取这个萌芽强大的升发之性。 刚才我们讲了,这个舌苔就像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庄稼,苔藓。这个剥苔的地方为什么不长舌苔了呢,一是这个地方缺水了,不利于种子的升发成长,另外呢,气虚了,推动气化不利,体内有水,有种子,但就是升发之性太弱,加上缺水缺营养,种子就被郁住了,长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