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冬,我们都感受到冬气的凛冽,手冷脚冷浑身冷,有些人还因为受寒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水、头昏头重,好不难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ea0c0ff333204150a18704dbbbdb350d.gif)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火取暖——这属于借助热传递来暖和身体。不过,若是火熄灭了,身体也会冷下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d152a7c494b542d6a7867f4b35cff1c4.jpeg)
那么,怎么才能让身体一直保持温暖状态呢?最根本也最高效的办法就是让身体自动自发地产热生热,也就是点燃身体的“小太阳”——阳气,给身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热能。
毋庸置疑,点燃体内阳气的最佳方法就是艾灸!艾火为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可将纯阳温热之气沿经络循行全身、透达表里。阳气充足,热量就能源源不断地循行全身,自然身体就能变身“小火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f2024dca31d544ad96d6edb3b4e422e3.jpeg)
为什么“年年补阳年年寒”?
前两天,有位灸友私信小编,她天生体寒,一年四季都怕冷,尤其冬天,感觉冷气从骨头缝儿里钻出来。去年,她结缘了艾灸,之后一直隔三差五就艾灸,有些不适症状(如痛经)得到了调整,但是体寒的沉疴一直没有祛除。对此,她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她一直在给身体补阳气,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经过反复沟通,小编认为她的灸法出了问题,以致于没有激发身体本身的“小太阳”!
这位灸友平日里最常艾灸的穴位是命门、神阙、气海、关元,因为灸起来方便。当然,这4个穴位也的确是补阳大穴。不过,由于这位灸友的体寒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仅仅艾灸这4个补阳大穴还远远不够。
中医认为,寒气侵袭人体,首先堆积在“腠理”,而后转移到相应的“腑”中,时间再长一点,再逐渐转移到肺部,出现肺虚现象(肺的寒气太重,导致肺功能降低)。这位灸友就是如此,不光胃寒、宫寒,还特别容易感冒咳喘——说明她的身体早就从里到外被寒邪伤了个透。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艾灸命门、神阙、气海、关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表及里地艾灸,让阳气由体表逐步渗透至脏腑,让寒气逐层排出。故而,小编教她的第一步就是:艾灸膀胱经!
为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膀胱经:寒气大本营
膀胱经是太阳经,是人体最表层的经络。故而,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天然屏障。
膀胱经的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由于膀胱经循行的面积很大,加上又位于人体最易受风寒的部位,故而,膀胱经是身体寒气的大本营,要想祛寒,一定不能忘了疏通膀胱经!
一则,肾与膀胱相表里,它们功能相连,气血相通,疏通膀胱经可以激发肾经的经气,有助于培补肾阳;
二则,膀胱经是“阳脉之海”督脉的“左膀右臂”(位于督脉的左右两边),穿行于人体的整个阳面(背部),疏通膀胱经可以激发督脉生发阳气。
肾阳足了,阳气盛了,身体的“底火”就旺盛,就暖和了。
四、出现以下症状,必灸膀胱经!
一般而言,出现下列症状,就可以判断膀胱经已经遭受了风寒侵袭,就要艾灸了。
头部
膀胱经贯穿整个头部,故而风寒侵袭膀胱经,后脑部位就会肿胀头痛或偏头痛,眉头附近的印堂部位会隐隐作痛,耳后的风池部位也会有强烈的疼痛感。
颈部
颈项僵硬不舒,转动不灵活,喉咙也会出现不适症状或咳嗽。
背部
寒气长期堆积,与湿气等相互勾结,就会在后背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还会导致整个肩背酸软或酸痛。
腰部
发凉,肌肉胀痛。
臀部
容易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带下清稀、前列腺肥大、尿频尿多等。
腿部
发凉,膝盖酸软,静脉曲张等。
艾灸5穴,将“火”补进身体里!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其中运行的阳气是全身最多的,故而,中医又称膀胱经是人体的“阳气仓库”。
膀胱经一共有67个穴位,显然全部艾灸不太现实。那么,怎样才能将“火”补进身体呢?选穴很关键。
1、京骨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b4d88ce8afb64e91ac5cc486688a7c8c.jpeg)
京骨穴是膀胱经的原穴。“原”含本原、真元之义,是脏腑经络的开关。
膀胱经被风寒侵袭时,人们极易出现膀胱气弱(小便无力、前列腺炎等)和肾气弱(腰酸痛等)的症状,艾灸京骨穴可以补充本脏腑经络的元气,同时,由于“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脏肾经也会同步得调。
2、昆仑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b294a8bee7e8405798f3ad0558f5357b.jpeg)
昆仑穴是膀胱经的火穴。火穴与艾火会发生“同类相动”的共振现象,故而通过艾灸火穴补充阳热,更为省力。
昆仑穴在外踝尖的后方,而外踝尖的高骨对应大椎穴上面的骨尖。所以,膀胱经受风寒侵袭出现后项强痛的问题时,建议艾灸昆仑穴。
3、承山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31d8e5aa387f4e118ba441b0d4560367.jpeg)
承山穴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排出寒湿。
为什么游泳时间过长时,小腿肚会抽筋?就是因为身体受到了寒湿之邪,此时只要按揉承山穴所在的小腿肚部位,抽筋的症状就会立刻缓解,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排出了。
多数现代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说明体内有湿。只要艾灸承山穴一段时间,身体就会微微发热,因为振奋了膀胱经上的阳气,湿邪排出了。
4、合阳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8a79e5fa95464cb8aa38eabf7fa90818.jpeg)
膀胱经遭受风寒侵袭,人就容易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这种情况下,建议艾灸合阳穴。因为它的主治范围就是:妇产科系统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炎,前列腺炎)。
5、委中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41231/87b8c10dd0ba4d23b1e0aaa0a6d2dd02.jpeg)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其最为出名的作用就是调理腰背痛——腰背委中求。当风寒侵袭膀胱经后,与湿邪勾结形成寒湿,如果委中穴不通畅,寒湿就不易排不出去,滞留体内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静脉曲张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艾灸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