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测试中医九型体质为系统掌握我省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2014年,省体育局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宗局、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统计局、省总工会等10部门在全省开展了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这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除了南昌、上饶和赣州三个国家监测点外,在全省其他8个设区市同步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这也是我省第二次在全省范围内对国民体质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本次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省内国民[1],本次体质监测中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的具体监测工作由省体育局负责,学生人群(7-19岁)的具体监测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这次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数据最终采集自11个设区市的37个县(区/市),包括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和行政村。为保证监测数据采样的延续性,采样在2010年设定的监测点上进行,仅个别监测点因特殊情况有所变动。在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全省320余名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的努力,顺利完成28471人有效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其中3-6岁幼儿6335人、20-59岁成年人18916人、60-69岁老年人3220人。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公布如下[2]:一、全省国民体质基本状况(一)全省国民体质单项指标1、幼儿表1 2014年全省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 年龄组(岁) | 身 高(厘米) | 坐 高(厘米) | 体 重(千克) | 胸 围(厘米) | 皮褶厚度(毫米) |
上臂部 | 肩胛部 | 腹部 |
男 | 3 | 100.2 | 57.5 | 16.0 | 52.5 | 9.1 | 5.4 | 5.8 |
4 | 106.3 | 60.3 | 17.7 | 54.1 | 9.0 | 5.6 | 6.4 |
5 | 112.4 | 63.2 | 19.8 | 56.0 | 9.0 | 5.7 | 6.8 |
6 | 117.4 | 65.2 | 21.6 | 57.3 | 9.0 | 5.9 | 7.2 |
女 | 3 | 98.5 | 56.4 | 15.2 | 51.2 | 9.6 | 6.0 | 6.6 |
4 | 105.0 | 59.5 | 17.0 | 52.6 | 9.6 | 6.1 | 7.1 |
5 | 111.4 | 62.4 | 19.0 | 54.3 | 9.7 | 6.2 | 7.6 |
6 | 115.9 | 63.8 | 19.9 | 54.7 | 9.4 | 6.1 | 7.3 |
表2 2014年全省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表)
性别 | 年龄组(岁) | 安静心率(次/分) | 10米折返跑(秒) | 双脚连续跳(秒) | 立定跳远(厘米) | 网球掷远(米) | 坐位体前屈(厘米) | 平衡木(秒) |
男 | 3 | 96.4 | 9.4 | 11.0 | 60.9 | 3.5 | 10.3 | 20.4 |
4 | 95.9 | 7.9 | 8.4 | 79.5 | 4.5 | 10.0 | 13.4 |
5 | 94.4 | 7.1 | 6.9 | 95.4 | 6.2 | 9.5 | 8.3 |
6 | 94.6 | 6.6 | 6.2 | 106.3 | 7.3 | 9.1 | 6.1 |
女 | 3 | 97.7 | 9.9 | 11.4 | 56.3 | 2.8 | 11.7 | 21.8 |
4 | 96.5 | 8.2 | 8.5 | 75.4 | 3.7 | 11.8 | 13.1 |
5 | 94.0 | 7.3 | 7.0 | 90.8 | 4.7 | 12.2 | 8.9 |
6 | 95.0 | 6.9 | 6.2 | 97.6 | 5.6 | 12.0 | 6.2 |
2、成年人表3 2014年全省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 年龄组(岁) | 身 高(厘米) | 体 重(千克) | 胸 围(厘米) | 腰 围(厘米) | 臀 围(厘米) | 皮褶厚度(毫米) |
上臂部 | 肩胛部 | 腹部 |
男 | 20—24 | 170.0 | 65.1 | 88.1 | 78.6 | 92.1 | 12.3 | 15.4 | 19.3 |
25—29 | 168.7 | 66.9 | 89.5 | 81.2 | 93.2 | 12.8 | 17.7 | 22.4 |
30—34 | 167.5 | 67.5 | 90.8 | 83.2 | 93.5 | 13.2 | 18.2 | 24.2 |
35—39 | 166.7 | 68.1 | 91.5 | 85.0 | 93.8 | 12.7 | 19.1 | 24.7 |
40—44 | 166.3 | 67.7 | 92.1 | 85.6 | 93.8 | 12.7 | 19.0 | 25.2 |
45—49 | 165.9 | 67.7 | 92.1 | 86.4 | 94.0 | 12.3 | 18.9 | 24.4 |
50—54 | 165.6 | 67.0 | 92.0 | 86.2 | 93.3 | 12.2 | 18.0 | 23.3 |
55—59 | 164.7 | 65.4 | 91.3 | 85.4 | 92.6 | 11.6 | 17.2 | 22.1 |
女 | 20—24 | 157.2 | 51.6 | 82.9 | 71.7 | 89.3 | 17.5 | 15.5 | 20.8 |
25—29 | 156.8 | 52.7 | 84.0 | 73.4 | 90.1 | 18.1 | 16.4 | 21.3 |
30—34 | 155.9 | 53.8 | 85.0 | 75.0 | 91.0 | 19.1 | 17.4 | 22.9 |
35—39 | 155.5 | 55.0 | 86.2 | 76.5 | 91.7 | 20.0 | 18.4 | 23.9 |
40—44 | 155.4 | 56.0 | 86.9 | 78.2 | 92.0 | 20.4 | 19.1 | 25.1 |
45—49 | 155.1 | 56.6 | 87.8 | 79.6 | 92.2 | 20.4 | 19.6 | 26.1 |
50—54 | 154.9 | 56.5 | 88.3 | 80.4 | 92.2 | 19.9 | 19.1 | 26.3 |
55—59 | 153.8 | 55.8 | 87.9 | 81.4 | 91.5 | 19.6 | 18.4 | 25.9 |
表4 2014年全省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表1)
性别 | 年龄组(岁) | 安静脉搏(次/分) | 收 缩 压(毫米汞柱) | 舒 张 压(毫米汞柱) | 肺 活 量(毫升) | 台阶指数 | 握 力(千克) |
男 | 20—24 | 78.2 | 117.2 | 74.3 | 3588 | 58.7 | 43.6 |
25—29 | 78.6 | 118.1 | 75.4 | 3561 | 58.6 | 43.6 |
30—34 | 78.2 | 118.7 | 76.5 | 3433 | 58.9 | 43.8 |
35—39 | 78.0 | 121.3 | 78.2 | 3339 | 59.5 | 44.1 |
40—44 | 78.1 | 123.4 | 80.0 | 3188 | 60.1 | 43.1 |
45—49 | 78.5 | 124.9 | 80.9 | 3047 | 59.8 | 42.0 |
50—54 | 78.4 | 127.0 | 80.9 | 2882 | 60.2 | 40.7 |
55—59 | 77.4 | 129.9 | 81.3 | 2713 | 60.4 | 38.4 |
女 | 20—24 | 80.2 | 108.2 | 69.3 | 2397 | 59.0 | 25.0 |
25—29 | 78.8 | 108.7 | 70.0 | 2389 | 60.3 | 25.3 |
30—34 | 78.2 | 109.7 | 70.7 | 2303 | 61.1 | 25.8 |
35—39 | 77.4 | 111.8 | 72.1 | 2262 | 62.3 | 26.4 |
40—44 | 77.4 | 115.5 | 74.0 | 2144 | 62.7 | 25.9 |
45—49 | 76.7 | 119.2 | 76.1 | 2058 | 63.8 | 25.6 |
50—54 | 76.8 | 122.4 | 77.0 | 1977 | 63.3 | 24.1 |
55—59 | 76.6 | 125.4 | 77.1 | 1902 | 62.7 | 23.1 |
表5 2014年全省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表2)
性别 | 年龄组(岁) | 坐位体前屈(厘米) | 背 力(千克) | 纵 跳(厘米) | 俯卧撑(次) | 1分钟仰卧起坐(次) | 闭眼单脚站立(秒) | 选择反应时(秒) |
男 | 20—24 | 7.9 | 125.0 | 39.2 | 30.3 | - | 43.9 | 0.45 |
25—29 | 7.0 | 124.2 | 37.1 | 27.0 | - | 43.9 | 0.46 |
30—34 | 6.3 | 126.0 | 35.1 | 26.2 | - | 38.2 | 0.47 |
35—39 | 6.2 | 126.5 | 33.6 | 23.8 | - | 35.1 | 0.49 |
40—44 | 5.2 | - | - | - | - | 30.5 | 0.52 |
45—49 | 4.1 | - | - | - | - | 23.7 | 0.55 |
50—54 | 2.5 | - | - | - | - | 18.8 | 0.58 |
55—59 | 1.9 | - | - | - | - | 16.4 | 0.62 |
女 | 20—24 | 11.0 | 65.1 | 24.7 | - | 23.0 | 46.7 | 0.49 |
25—29 | 10.0 | 68.1 | 23.9 | - | 20.9 | 42.2 | 0.51 |
30—34 | 9.6 | 69.5 | 23.0 | - | 19.9 | 38.0 | 0.52 |
35—39 | 8.8 | 72.0 | 21.9 | - | 17.2 | 35.5 | 0.56 |
40—44 | 8.4 | - | - | - | - | 27.7 | 0.58 |
45—49 | 8.5 | - | - | - | - | 22.3 | 0.62 |
50—54 | 7.6 | - | - | - | - | 16.9 | 0.67 |
55—59 | 8.4 | - | - | - | - | 14.8 | 0.72 |
3、老年人表6 2014年全省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 年龄组(岁) | 身 高(厘米) | 体 重(千克) | 胸 围(厘米) | 腰 围(厘米) | 臀 围(厘米) | 皮褶厚度(毫米) |
上臂部 | 肩胛部 | 腹部 |
男 | 60-64 | 163.7 | 62.7 | 89.9 | 83.7 | 91.5 | 10.5 | 15.9 | 19.5 |
65-69 | 162.7 | 61.8 | 89.4 | 83.2 | 91.1 | 10.2 | 15.6 | 19.1 |
女 | 60-64 | 152.6 | 54.8 | 87.5 | 82.2 | 91.8 | 19.2 | 17.9 | 25.0 |
65-69 | 152.1 | 54.4 | 87.3 | 82.6 | 91.6 | 18.7 | 17.5 | 24.8 |
表7 2014年全省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表)
性别 | 年龄组(岁) | 安静脉搏(次/分)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肺活量(毫升) | 握 力(千克) | 坐位体前屈(厘米) | 闭眼单脚站立(秒) | 选择反应时(秒) |
男 | 60-64 | 77.6 | 131.1 | 80.2 | 2454.9 | 35.9 | 1.4 | 12.0 | 0.72 |
65-69 | 77.5 | 134.4 | 78.6 | 2313.0 | 33.5 | -0.4 | 9.3 | 0.76 |
女 | 60-64 | 76.8 | 128.3 | 76.8 | 1702.2 | 22.0 | 8.3 | 10.2 | 0.80 |
65-69 | 77.6 | 133.3 | 77.2 | 1609.2 | 21.2 | 7.2 | 9.6 | 0.83 |
(二)全省国民体质达标率1、全省总体水平2014年全省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3]“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为92.1%。3~6岁幼儿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87.7%,20-59岁成年人为94.5%,其中20~39岁成年人为95.0%,40~59岁成年人为93.9%,60~69岁老年人为86.4%。男性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91.7%,女性为92.4%。城镇人群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93.4%,乡村为89.9%。2、各设区市水平各设区市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在90.0%~96.7%(表8)。表8 各设区市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
市 | 总体 | 男性 | 女性 | 城镇 | 乡村 |
南昌 | 91.1 | 89.7 | 92.5 | 94.1 | 86.5 |
新余 | 91.7 | 91.0 | 92.4 | 94.8 | 86.8 |
萍乡 | 93.0 | 92.2 | 93.8 | 93.7 | 91.7 |
抚州 | 92.2 | 92.1 | 92.3 | 94.5 | 88.6 |
鹰潭 | 93.4 | 92.8 | 94.0 | 94.7 | 91.4 |
景德镇 | 90.0 | 90.5 | 89.3 | 89.6 | 90.5 |
赣州 | 96.7 | 95.5 | 97.8 | 97.3 | 95.6 |
吉安 | 91.8 | 92.1 | 91.6 | 93.7 | 88.9 |
宜春 | 90.2 | 90.6 | 89.8 | 91.6 | 88.0 |
九江 | 91.8 | 92.2 | 91.3 | 95.4 | 86.1 |
上饶 | 90.6 | 90.7 | 90.5 | 90.5 | 90.9 |
(三)全国各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1、全国总体水平2014年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4]”为100.54。3~6岁幼儿为102.65,20~39岁成年人为101.45,40~59成年人为99.77,60~69岁老年人为99.00;男性为99.28,女性为101.42;乡村为99.71,城镇为100.60。2、各省(区、市)水平各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的总体水平在93.82~107.91之间(表9)。表9 各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
省(区、市) | 总体 | 城镇 | 乡村 | 男性 | 女性 |
北京市 | 102.98 | 104.60 | 99.70 | 100.35 | 104.91 |
天津市 | 100.49 | 100.57 | 100.08 | 98.87 | 101.24 |
河北省 | 96.94 | 97.07 | 96.63 | 95.67 | 97.72 |
山西省 | 101.75 | 102.96 | 99.32 | 99.95 | 103.10 |
内蒙古自治区 | 98.01 | 98.28 | 97.96 | 96.64 | 99.12 |
辽宁省 | 104.00 | 104.16 | 78.32 | 102.07 | 105.90 |
吉林省 | 99.22 | 99.61 | 99.09 | 97.33 | 100.99 |
黑龙江省 | 97.75 | 98.13 | 97.60 | 96.73 | 98.54 |
上海市 | 107.91 | 107.27 | 109.89 | 106.23 | 109.54 |
江苏省 | 102.92 | 103.49 | 100.90 | 101.65 | 103.76 |
浙江省 | 104.99 | 104.42 | 106.36 | 102.82 | 106.86 |
安徽省 | 99.13 | 99.42 | 98.83 | 98.56 | 99.28 |
福建省 | 100.46 | 100.60 | 100.56 | 98.71 | 101.79 |
江西省 | 103.01 | 102.24 | 104.34 | 101.96 | 103.71 |
山东省 | 102.26 | 102.16 | 102.47 | 100.55 | 103.08 |
河南省 | 99.80 | 99.68 | 100.64 | 98.44 | 100.78 |
湖北省 | 101.88 | 101.85 | 102.28 | 101.26 | 102.08 |
湖南省 | 98.19 | 97.88 | 98.83 | 97.33 | 98.30 |
广东省 | 104.96 | 104.76 | 105.98 | 103.75 | 106.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98.83 | 97.49 | 101.62 | 98.22 | 100.18 |
海南省 | 98.91 | 99.27 | 98.41 | 97.97 | 100.15 |
重庆市 | 100.85 | 101.70 | 99.21 | 100.11 | 101.82 |
四川省 | 99.29 | 100.04 | 97.11 | 97.51 | 100.20 |
贵州省 | 95.12 | 95.16 | 95.18 | 94.36 | 95.45 |
云南省 | 98.18 | 98.17 | 98.69 | 97.26 | 98.57 |
西藏自治区[5] | 93.82 | 93.62 | 94.51 | 93.38 | 94.02 |
陕西省 | 96.88 | 96.76 | 96.90 | 96.19 | 97.34 |
甘肃省 | 99.26 | 99.68 | 98.29 | 98.21 | 99.76 |
青海省 | 95.43 | 95.42 | 95.58 | 95.38 | 95.24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97.89 | 98.20 | 97.62 | 96.64 | 98.6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96.33 | 96.17 | 97.24 | 96.14 | 95.99 |
江西省2014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3.01,比2010年102.08有所提高。二、国民体质变化情况(一)单项指标的变化1、幼儿(3~6岁)与2010年相比,2014年3~6岁男性幼儿的坐高、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双脚连续跳和10米折返跑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02%~24.87%之间;身高、体重、肩胛部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和平衡木完成时间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19%~15.88%之间(图1)。
图1 2014年与2010年3~6岁男性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女性的坐高、腹部皮褶厚度、双脚连续跳和10米折返跑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05%~19.02%之间;身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平衡木完成时间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10%~8.91%之间(图2)
图2 2014年与2010年3~6岁女性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2、成年人(20~39岁)与2010年相比,2014年20~39岁成年男性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纵跳和俯卧撑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04%~12.10%之间;肺活量、握力、背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和选择反应时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1.60%~11.49%之间(图3)。
图3 2014年与2010年20~39岁成年男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与2010年相比,2014年20~39岁成年女性的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纵跳、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20%~5.78%之间;身高、肺活量、握力、背力、选择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34%~4.53%之间(图4)。
图4 2014年与2010年20~39岁成年女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3、成年人(40~59岁)与2010年相比,2014年40~59岁成年男性的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1.14%~15.44%之间;身高、安静脉搏、肺活量、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03%~13.26%之间(图5)。
图5 2014年与2010年40~59岁成年男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与2010年相比,2014年40~59岁成年女性的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腹部皮褶厚度、收缩压和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22%~1.46%之间;身高、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舒张压、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08%~3.49%之间(图6)。
图6 2014年与2010年40~59岁成年女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4、老年人(60~69岁)与2010年相比,2014年60~69岁老年男性的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收缩压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1.0%~11.0%之间;身高、上臂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舒张压、肺活量、握力、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降低,下降幅度在0.04%~13.68%之间(图7)。
![](http://www.jxwmw.cn/pic/0/10/28/91/10289118_997929.png)
![]()
图7 2014年与2010年60~69岁老年男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与2010年相比,2014年60~69岁老年女性的胸围、腰围、腹部皮褶厚度、收缩压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06%~3.24%之间;身高、体重、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舒张压、肺活量、握力、选择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19%~15.20%之间(图8)。
![](http://www.jxwmw.cn/pic/0/10/28/91/10289119_593308.png)
![]()
图8 2014年与2010年60~69岁老年女性各项体质指标变化百分比(%)(二)国民体质达标率的变化与2010年相比,2014年全省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增长1.7个百分点。3~6岁幼儿降低1.6个百分点,20~59岁成年人增长3.6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降低2.7个百分点。(三)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的变化江西省2014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比2010年提高了0.93。其中,男性增长0.45,女性增长了1.25,城镇降低了0.85,乡村增长了3.73。三、国民体质主要变化特点(一)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本次调查数据表明,与2010年相比,我省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2014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有所增长,增长了1.7个百分点,反映我省国民达到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口数增加;第二、反映体质各指标总体变化程度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总体水平也有所提高,总体增长了0.93。本次全省总体达标率较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47。(二)身体形态的变化特点1、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014年,幼儿各年龄组的坐高指标平均数比2010年略有增长,而身高、体重等指标较2010年有所下降,但增长和下降幅度都不明显。总体而言我省幼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2010年基本持平。2、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问题突出2014年我省成年人、老年人身高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除60-69岁老年女性体重较2010年有所降低外,我省成年人、老年人体重、胸围、腰围、皮褶厚度等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按照我国颁布的BMI[5]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2014年,我省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0.3%和34.0%,比2010年分别增长1.5和1.9个百分点;成年人的肥胖率为7.6%,比2010年增长1.7个百分点;老年人的肥胖率为7.2%,比2010年降低0.4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省成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呈现出超重率与肥胖率持续增长,老年人的超重率持续增长,而肥胖率相对2010年有所降低。超重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省成年人、老年人群体质的突出问题。但与前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相比,超重与肥胖率的增长幅度较以前有所减缓。(三)身体机能的变化特点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台阶指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均有微小提高,而成年人和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数,比2010年均有所下降。(四)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1、幼儿的速度灵敏素质持续增长,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有所下降,其中男性幼儿力量素质下降更为明显。2、成年人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有所增长,最大力量、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等有所下降。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省成年人纵跳、俯卧撑和1分钟仰卧起坐指标的平均数有所提高。而反映成年人身体素质中的力量、反应、平衡和柔韧能力的握力、背力、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平均数均低于2010年,更低于2005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其中女子柔韧性无明显变化且40-59岁女子平衡能力有所提高。3、老年女性柔韧素质有所提高,但老年人力量、反应、平衡能力整体有所下降。反映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平均数老年女性有所提高。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省老年人的握力、选择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平均数有所下降,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更为明显。(五)城乡差异有所缩小自2000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以来,我省城镇居民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一直高于农村居民。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省城镇居民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比农村高3.5个百分点,但城乡体质差异相比以前也正在缩小。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监测对象要求身体健康,发育健全,无先天、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挠性瘫痪、聋哑、痴呆、精神异常、发育迟缓等),以及急、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完成简单的身体活动。[2]本公报数据为基本数据,详细结果见《2014年江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3]国家体育总局等10个部门联合于2003年颁布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适用于3~6岁,20~69岁国民个体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与评定;综合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4]是反映人口体质总体综合水平的无量纲动态的相对数。以2000年为基期,数值为100,数值越大表明体质水平越高。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类共计20项指标组成,依据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质特点,各选用6~9个指标。基础数据采集的是总体或局部总体人口各单项指标的平均数。计算时,根据各指标在人体体质评价中不同的作用程度对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同时对局部人口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不同进行加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