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并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很早做起了准备,其实这个准备工作花不了多少时间和金钱,但换来的是高质量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天年”。那么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而美国学者海尔福利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这结果正与我们祖先对于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一致。但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且大多死于疾病!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答案就是阴气。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我们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了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云: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他们的年龄都能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五十多岁,动作就不灵便了。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他们大都懂得养生的道理。知道效法天地的变化,明白调养精气的方法,饮食有一定的节制,起居有一定的规律,不过分的操劳。 现在的人把酒当作水浆那样贪饮无度,好逸恶劳,酒后还肆行房事,纵情声色,以致精气竭尽,真气耗散。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充沛,不明白节省精气的道理,只追求一时之快,违背养生的规律而放纵行乐,起居没有节制,所以五十岁上下便衰老了。 上古深明养生道理、有高尚品德的人,经常告诫人们说,对于四个季节中突来的气候变化,要注意防护,忽冷要添衣,忽热要脱衣等等。同时心志上安闲清净,无所欲求,真气深藏,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又能从何而来?所以他们心志安闲,欲望适度,心境安定,没有恐惧。形体尽管经常劳动,却不使之过分疲劳,真气从容而顺调,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实现自己的意愿。 因而他们吃什么都觉得甘美,穿什么都感到舒适,喜欢自身所处的风俗习尚,互相间不羡慕地位的高下,所以非正当的嗜好,不会影响他们,无论愚笨聪明,能力大小,对外界无所畏惧,他们就是领悟了修身养性的法则,而不为内外之邪所干扰危害。如果您看到了这里,恭喜您已经比很多人有了足够的定力和静心。当今社会节奏过快,生活压力大,人的心境也相对浮躁。需要了解养生,首先就要心志安闲,心境安定,欲望适度。 回归正题,其实我们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指出如何养生活到天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伤害自己的阳气,或者说我们还需要主动积极地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总之记住一点,阳气一足,活到天年不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