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它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腿痛等。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本节主要阐述原发性痛经。痛经亦称“经前腹痛”、“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常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等引起,其中气滞血瘀者最多见。二、诊断要点1、根据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2、诊断时必须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存在,采取完整的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妇检),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腹腔镜、宫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症等,以区别于继发性痛经。三、穴位热敏化分布以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关元、中极、子宫、次髎、三阴交等区域。四、灸疗操作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1.中极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腹腔内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2.关元、子宫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3.次髎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传透至深部、向四周扩散并沿带脉传至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4.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五、感传活动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关元、中极、子宫热感可深透腹部且向四周扩散,灸次髎穴热感深透、扩散并沿带脉传至腹部,灸三阴交穴热感传至腹部。(图12.8.1~图12.8.2)六、典型病例病例1:彭某某,女,27岁,未婚,2004年10月9日就诊。诉自14岁初潮以后十年间月经时有提前,时有错后,口服中药治疗(药名不详)。近三年经期基本正常,但每于月经临行之时,感小腹胀满剧痛,多伴手足不温,甚则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口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求诊时小腹胀满疼痛一小时,头出冷汗,该女惧针,即给予热敏化穴探查,发现中极穴、双侧次髎穴及三阴交穴有明显透热、扩热现象。于中极穴、双侧次髎穴三处同时行热敏化穴温和灸,即感腹及腰背部片状温热感,十五分钟后,腹及腰背部温热感连成一片,热流渗入腹腔,并感异常舒适,小腹胀满疼痛、头出冷汗等症顿减。灸处皮肤不感灼热,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二小时热感回缩至中极穴、次髎穴,且仍有轻微透热现象,继灸十分钟灸处皮肤感灼热乃停灸。灸后仅感小腹轻微胀满,不感腹痛。次日复诊诉月经量色正常,无任何不适。嘱患者自灸中极、三阴交三天,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天,自灸中极、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以防复发。半年后随访,未复发。病例2:王某某,女,23岁,未婚,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经行疼痛4年,加重半天。患者诉自16岁初潮,月经基本正常,4年前因月经期食生冷之物,此后每于月经临行之时感小腹酸胀疼痛,遇热则减,伴腰骶及双下肢酸痛,浑身无力。求诊时小腹胀满疼痛半天,浑身无力,经查,于双子宫、双三阴交及中极探及腧穴热敏化,同时于双子宫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下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酸胀疼痛感消失,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回缩至施灸点,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三阴交,热流徐徐入里,约5分钟后呈线状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腘窝,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继灸10分钟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月经量正常,无任何不适。嘱患者自灸双子宫、双三阴交穴三天,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天自灸中极、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3:李某某,女,16岁,未婚,2006年1月10日就诊。主诉:经行疼痛2年,加重4小时。患者诉14岁初潮,月经不规则,时有提前,时有推后,曾用中药调理(具体不详)后月经基本规则,但仍有月经临行酸胀疼痛,尚可忍受。今日月经来潮,小腹疼痛难忍,面色苍白,头冒冷汗,故来我科求诊。诊断为痛经,经查,关元、左次髎探及腧穴热敏化,即在关元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患者感腹部片状温热,热流徐徐入里。30分钟后,腹部温热感连成一片,热流渗入腹腔,并感温热舒适,小腹疼痛有所减轻,灸处皮肤不感灼热,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45分钟热感渐回缩至关元穴,继灸5分钟灸处皮肤感灼热乃停灸,换灸左次髎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向皮肤深部灌注,整个左侧腰背部感到温热,约15分钟后,热流下传至委中穴附近,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50分钟热感渐回缩至左次髎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小腹无疼痛,嘱患者自灸关元、双三阴交穴三天,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天,自灸关元、双三阴交穴,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以防复发。半年后随访,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