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泄泻胆石症)针灸"三宜"治略-邱茂良

【导读】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澄江针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治疗消化道疾病,因病设立“三宜”治略。主要是基于病机的主次、症状的轻重、病情的演变、针法的要术、治疗的目的等。其“三宜”学术思想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针灸施治,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邱茂良(1913-2002) 教授,浙江省龙游人,曾就读于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张山雷。18岁悬壶乡里,年及弱冠,再求学于澄江学派鼻祖承淡安先生之门。他极目浩翰针灸典籍,而成《针灸学》一书,开针灸学学校教育的先河。其在经络临床应用、针灸技法钩沉、腧穴学发挥以及针灸治疗思想和经验的总结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多创见,甚至对针灸器材的技术更新方面也多有研究。他传承澄江学派渊源,熔中医内科方法与针灸技术于一炉,学术上发挥良多,名列澄江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册。现拾其沧海一粟,就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法方略浅论如下。 一、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针灸“ 三宜” 治略 关于针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称之为胃痛,历世医家多有阐发,邱茂良教授总其主旨,列“三宜”之则。 1.木失条达横逆胃,肝脾胃分主次位胃脘痛(包括溃疡病,下同)病位虽在胃,而与肝脾关系密切,肝脾胃三者,各有主次。邱教授根据上述病机,针灸立法施治:疏木扶土, 肝脾同治,脾胃并调。 具体方法是:取肝经穴(太冲、行间、期门用泻法,与肝相关的穴位如肝俞、胆俞等泻多补少),取脾经穴(三阴交、阴陵泉、公孙、章门及与脾相关的脾俞用补法)和胃经穴(足三里、承满、梁门及与胃相关的胃俞、上脘、中脘、下脘等用平补平泻法)。 在针刺时,根据经脉相连的脏腑之特性,注意运针手法及留针方向等,具体可归纳为“三宜” 论:肝气宜条达、宜舒畅、宜柔缓,故肝经穴位及与肝相关穴位针刺时不按针孔,并在其穴处略做深刺、多向刺、动留针(动则行气),以泄邪气,不灸;脾气宜提升、宜补益、宜温煦,故脾经穴位及与脾相关穴位针刺时多向上刺、轻浅刺、静留针(静则候气),加灸; 胃气宜降、宜和、宜润,故胃经穴位及与胃相关穴位多向下刺、半卧针、少动而留针,少加灸。 2. 临床证型几多回,中气虚弱方为最本病正虚为本,又兼气滞、寒凝、瘀阻、胃热等邪实。因此,治疗时必须掌握中气虚弱这个基本点,在调补脾、胃的基础上,根据证型分别论治,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顾,因证制宜。即以调脾胃为基础,以各经之俞募、原合等穴为伍,主方即如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章门、阴陵泉等穴;气滞者配期门、膻中、内关等;中虚者中脘、关元施用灸法,以温补脾土;血瘀者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痰湿者取阴陵泉、丰隆等穴。根据病情变化,穴位适当加减,常获佳效。 上述处方中,邱教授也是用“三宜”法:即主方用穴宜补,配伍用穴宜泻;俞穴宜补,募穴宜泻或平补平泻;原穴宜补,合穴宜泻或平补平泻。 案例:患者,男,40岁,司机,于1991 年6月8日初诊。主诉:胃痛反复发作3年余。病史:3年前出差劳累太过且饮食失调而发胃痛,当时只服用简便成药,临时减轻症状,后经医院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诉胃脘痛,一般在食后2h左右发作,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疼痛性质为胀痛或刺痛、局部拒按,嗳气泛酸,饮食减少,大便隐血检查为阳性,夜寐欠佳,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脉象细弦。此乃虚实兼见之证,脾胃虚弱,伴气滞与血瘀。中虚当补中,然大便隐血阳性,又见瘀阻,急则治标,先宜调和中气,活血化瘀,乃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用轻泻法以祛瘀宁络;继则宜取胃俞、中脘、足三里平补平泻,缓缓行针,以调和中气,每日1次,连续10次,胃脘刺痛明显减轻,大便黑色已除,经复查,隐血试验阴性。继而诉胃脘空腹时仍作痛,有时连及两胁,嗳气较多,泛酸仍作,大便转干,舌质淡、尖边微红,脉仍细弦,此瘀血虽化,而中气虚弱,肝气乘之,故见胁痛、嗳气等症,治宜调补中气为主,疏调肝气佐之,取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为一组,以调补脾胃,另取肝俞、期门、行间为一组,以疏调肝气。上述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连续2周后,胃痛显著减轻。中气久虚,尚未恢复,治当调补,取脾俞、中脘、梁门、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加减出入,针用补法,背腹部各穴,针后加灸,间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经钡餐造影复查,龛影已消失。 二、慢性胃炎针灸“三宜”治略 慢性胃炎一般虚多实少,邱教授亦提出针灸治疗的“三宜”论。其“三宜”论的主要内容是:慢性胃炎一般针灸宜健脾温寒为要;在某些阶段针灸治疗宜疏肝理气为主;特殊类型宜清养胃阴为当。因本病临床分型有几类,以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为多见,临床表现以胃部饱胀痞满、嗳气或疼痛为主症,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伴见呕吐、泛酸、消瘦无力,有时可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上腹压痛范围广泛。其病因和病机,常见者有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等,治疗当因证而异,其中萎缩性胃炎治疗更为棘手。 邱教授认为,古代所说的心腹痛,很多就是慢性胃炎。根据《景岳全书·心腹痛》论胃脘痛之原因“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惟一二”,慢性胃脘疼痛胀满之证,大都属于虚寒之证,因饮食劳倦易伤脾胃之阳,而脾为湿土,易从寒化,证诸临床,确是事实。因此, 他提出对于慢性胃炎的多数病症,其针灸治疗宜多补脾胃气机,宜多温煦中阳;萎缩性胃炎,虽亦有因气郁、寒滞、痰饮、血瘀者,而胃热伤阴最为常见,针灸治疗宜清养胃阴。 案例:患者,女,42岁,职员,于1992年10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嘈杂灼痛,反复3年。病史:多年来,因夫妻关系不好,情绪欠佳,精神抑郁,饮食不香,渐至食后胃部不适,食量减少,渐见胃脘隐痛、饱胀,并不断加重,有时嘈杂如饥,胃脘烧灼难受,按之轻压痛,有时空呕,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心烦善怒,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曾经2次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证属肝气郁结,郁火伤阴,治当清养胃阴为主,乃取肝俞、胃俞、中脘、期门俞募同用,行捻转补法,以调理肝胃,取廉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以养阴生津。泻行间、内庭两穴,以清肝胃之热,经用本方加减,间日1次,治疗1个月,胃痛、嘈杂与烧灼感明显好转,但仍饮食不多,神疲少气,此胃热虽去,气阴未复,乃用黄芪注射液注射肝俞、胃俞两穴,以梁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治之。连续治疗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纳食增加,精神好转。 三、 胃下垂针灸治疗“ 三宜” 治略 1.  针刺常法治疗“三宜”论 胃下垂多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此乃无疑,然邱教授认为此还不是病机的全部。本病的病机,还包括另外两方面,即中焦气滞与水湿停留。因此,关于本病的针灸治疗,他提出的“三宜”论为:胃下垂总体宜补中益气,取胃经及与胃相关的背俞穴,并灸百会穴;胃下垂伴有腹胀、气滞或呃逆者,宜调理中焦气机,加厥阴经穴及任脉的“三脘穴”等;胃下垂伴明显重坠感,或腹中辘辘有声,且随体位而重坠感位移或水声变化,影像学检查发现胃内有明显的饮食潴留的,宜化痰利水消食,加三焦经、脾经穴等。 案例:患者,男,43岁,工人,于1989年5月3日初诊。主诉: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病史:曾患胃病多年,饮食甚少,形体渐瘦,去年以来,感到从上腹至下腹坠胀甚时作痛,饱食后尤甚,喜得温按,大便或干或溏,按其上腹有振水声,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细弱。久病中虚,清阳不升,胃体下垂,且伴水饮停留,而中阳日损,胃坠益剧。其证以中气虚弱为本,水饮停滞为标,本虚标实,宜先治其标,用温中化饮法,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等,分两组交替应用,每日1次,重用灸法,连续2个疗程,腹部坠胀减轻,饮食稍增,精神较振,乃为其使用提胃法。经治疗后,腹部坠胀感消失,饮食增多,精神渐增,经X线钡餐透视,胃位置由原来胃小弯在髋嵴连线以下4cm,上升至与髂嵴连线平,症状消失,体质转强。 2.  长针提胃“三宜”论 邱教授在临床上善于用长针,谓之芒针疗法,尤其是治疗胃下垂,更是别具特色。他在临床治疗胃下垂,每于辨证施治调补脾胃的同时,应用提胃法,法有三宜。提胃“三宜”强调提胃疗法的选穴与技术要领。 宜巨阙提胃法:令患者空腹平卧,调匀呼吸,放松腹部,常规消毒后,用175mm长针于巨阙穴刺入,刺进皮下后,将针卧倒呈25°,沿腹肌下慢慢推进,待接近脐孔时,少停。连续搓针3-5次,使针身与腹肌固定,然后将针向上提起,持续40-50min,中间不松手。此时,患者腹部有一股强烈的酸胀和收缩感,从下腹缓缓上移,最后集中在胃部,便可徐徐出针。术后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但不宜多。给予调养3天,然后缓缓起床活动。此法一般只做1-2次。 宜梁门提胃法:取梁门一穴,消毒后,用100mm长针进针后将针卧倒,沿腹肌向下刺85mm,捻转得气后,双手将两针同时向上提起,此时患者腹部也有强烈的酸胀与收缩感,边提边退,约经3-5min出针,休息片刻即可。间日1次,可依法连续针刺10-20次。上述两法,操作不同,但均有举陷升清作用,后者操作方便,患者较乐于接受。 宜胃周提胃法:取解剖部位胃之所在处的胃经、脾经、任脉穴位为主,每次选胃周的胃、脾、任脉3经的5-6穴,分别在约与上脘、中脘、下脘相平的部位进针,针尖先直刺,后斜刺,呈三横列,分别捻转,动而上提,适作留之,再予动提,使患者自觉胃有上提感为度。 四、 泄泻针刺“ 三宜” 治略 泄泻的病因较多,但无论其泄泻属实、属虚,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是3方面:湿、热、寒。在“湿”之病理因素方面,腹泻无湿不成泻,泻必因湿。其湿与热合,则为湿热泄泻,与寒并,则为寒湿泄泻。因此,邱教授针刺“三宜”论则针对此三因素而设,即宜化湿,宜清热, 宜温寒。其中,以化湿为要,清热与温寒则因证而立。 ① 在“湿”的病理因素方面,其“化湿”主要选取脾经、三焦经、背俞穴为主,穴位如水    分、三阴交、阴陵泉、商丘、公孙、脾俞、三焦俞等,用平补平泻。 ② 在“”的病理因素方面,主要对暴泻而言,因其病邪除了湿以外,就是其“热”。所以,对于暴泻,邱教授针刺用穴主要取阳明经与督脉,主要取穴如大椎、曲池、合谷等,用泻法,不灸。 ③ 在“”的病理因素方面,主要对久泻而言,因其病邪除了湿以外,就是其“寒”。所以,对于久泻,针灸用穴主要取任脉、背俞穴为主,并可用灸法,主要取穴如气海、关元、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等,寒邪较重者,并可取命门,用补法或以补为主。 操作方法:久泻属虚,宜用补法,以捻转手法为宜,刺激勿过强,宜留针,以增强疗效;对于脾肾阳虚的久泻,可单用灸法治疗,开始时用隔姜灸,每穴5-7壮,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再以麦粒大艾炷无瘢痕灸,每穴3-5壮,每日1次,连续数月,不仅可巩固疗效,而且有保健作用,可谓简便有效。 案例:患者,男,46岁,工人,于1993年4月16日初诊。主诉:腹泻反复发作1年多,常饮食失慎而加重。病史:大便每日5-6次,质稀,夹不消化食物,腹中隐隐作痛,肠鸣,多矢气,纳食减少,面黄少华,神疲乏力,腰背酸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此泄泻久延,脾肾阳虚,运化无权所致,治当健脾温肾。 取穴: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先针后灸,每日1次,治疗1周,腹痛渐止,腹泻减为每日2-3次,仍按原法加减,针灸处方:第一组为脾俞、肾俞,第二组为天枢、关元、足三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用麦粒大小艾炷行瘢痕灸,每穴5-7壮,每日1次,连续1个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每日一行,胃纳转佳,精神复常。 五、 胆石症针刺“三宜”治略 邱教授治疗胆石症的“三宜”,指宜理气止痛,宜调胆胃,宜排石祛邪,叙述如下。 1. 宜理气止痛 急性发作时常绞痛难忍,拒按;慢性则胁肋隐痛与胀感,因于结石邪阻,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宜理气机,畅胆道,止疼痛。针刺以巨阙、不容、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穴为主,进针后,捻转行针,要求快而有力,下肢穴位要深刺,行提插捻转泻法,反复行针后,一般疼痛可以缓解,应再留针观察,可留30-60min或更长。或用电针持续行疏密波,以维持针感;慢性胁肋胀痛者,可先针太冲穴,行提插法,加强针感,反复行针,一般可以好转,如无效,再取不容、巨阙、阳陵泉等穴,针刺得法,见效较快。 2. 宜调理胆胃 多数患者急性发作时,胆胃互及,胆胃同病,多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黄疸等,应疏调胆腑,和胃降逆。呕吐加内关,黄疸甚者加阳纲,皆用泻法,大便不成形者,可加天枢。 3. 宜排石祛邪 胆结石是为有形实邪阻滞,针刺排石祛邪,决定着疗效高低与巩固程度。在急性发作时,要因势利导,以提高针灸效果。为了探求针灸作用,邱教授和放射科合作,选择胆囊造影病例,在注射造影剂后,分别针刺临床常用穴位,如不容、巨阙、期门、日月、阳陵泉、太冲等, 针刺操作与临床相同,分别观察每个穴位对胆囊、胆管的影响,其结果观察到针刺不容、巨阙等穴时,胆总管收缩明显加强,胆管口开放,其他如期门、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则稍差,针刺胆俞时,对胆囊未见明显改变。因此,治疗处方,取穴以巨阙、不容、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等为主,随症加减,举例如下。 案例:患者,男,28岁,林场工人,于1988年9月8日初诊。主诉:右上腹剧痛,向肩胛放射,呕吐、黄疸、高热2天。病史: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发则扰动不宁,呕吐不食。高热,巩膜与全身黄疸,小便短赤,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检查: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体温39.5℃ 。经医院诊查,确诊为胆石症。证属肝胆湿热内蕴,久则结而成石。治当疏通肝胆气机,清湿热。目前先宜缓解剧痛,取穴为巨阙、不容、阳陵泉、太冲、曲池、合谷等穴,行提插泻法,反复行针30min,剧痛较为缓和,加用电针续治。连续2h后,剧痛缓和,高热亦减。每天针治2次,次日体温为38.8℃,剧痛转轻,不呕吐,能进流汁。续予原法针治,第3天淘洗大便中见有黄豆大结石数块,黄疸减退,诸症渐见好转。第5天又出现高热、黄疸、呕吐、胁痛等症状,一如初诊。仍用原法针刺,又排黄豆大结石多枚,症状又渐减轻。如此反复发作多次,最后1次,症状更为严重,胁痛更为剧烈, 高热达40.0℃ ,上腹压痛。仍坚持以针刺治疗,每天3次,次日排石较多较大,腹痛顿然消失,身热黄疸等亦相继退去,饮食渐见好转。此案前后反复腹痛、呕吐、黄疸等7次,共排出结石74块,经X线摄片检查,胆囊与胆管均未见有结石,而告治愈。随访多年,未曾复发。 综上所述,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方略,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病机的主次、症状的轻重、病情的演变、针法的要术、治疗的目的等。实践证明,他的学术思想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针灸施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学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