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这一段就是说明了针灸治疗之后脉症相应与否的问题。咨询申申老师~~手机号就是微信号,加微信送中医教程。《灵枢·热病》中说“无刺病与脉相逆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在古代,古人治疗疾病的技术缺乏,只有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针灸算是比较快捷的治疗手段了,在临床应诊时,能否进行针灸治疗,需要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那个年代能够有这样的经验真是难能可贵的。在《灵枢》中,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对现在的临床诊疗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后世中,唐代孙思邈也十分重视脉诊在针灸中的作用。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凡欲针灸,必先看脉”,“脉恶勿乱下针也”,“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热甚,勿灸”,“脉好乃下针”,这些记载都说明药王对针灸治疗时对疾病选择的慎重。我相信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只是基础的话,几个月后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可以联系针灸学院查询业余班情况。每年都会有课。具体时间不清楚,好像之后会发一个班证中医针灸训练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你说的针灸范围太广了。比如我们医院去脉立方王放血。他们的刺血和艾灸训练系统只有几千美元,但是他们的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虚拟的包装下。几万块钱,所以一定要选择真正的机构学习针灸,不然花钱很容易学会真正的技能。可以亲自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学习。据说黄晓晨的灵枢针灸还不错。希望你能顺利学习针灸,受益匪浅。如果偏向于中医治病,至少需要三五年。中医讲究辨证,这也是中医最难的部分。这都是经验。我觉得你可以咨询一下中国中医研究院,在北京很有名,教授也很有名,价格也很合理。近代陆瘦燕对脉诊也非常重视,如果出现弦脉,他认为是元阴不足,应取太溪、肾俞、关元等穴,严重出现结代脉时,还要大艾炷急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等穴;他对冲阳、太溪、寸口、颔厌、太冲诸脉都有独到经验,如冲阳脉不衰,说明胃气犹存,生机未绝,但脉旺弦急,木来克土则预后多为不良; 凡肝阳上逆时,颔厌脉往往搏动较甚,而寸口及太冲脉都相对弦细,临床当补涌泉导血下行,泻行间以平熄肝风,补太溪以滋水涵木,而脾肾两亏,中气下陷者则颔厌脉搏动常现微弱而不易触及,而寸口三部及太冲脉亦细小微弱,治疗应灸百会,导清阳之气上升,取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益脾肾,以治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