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高级按摩师证培训学习 / 正文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体会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或风寒湿的长期侵袭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影响病人参加体力劳动和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笔者自2003年来用按摩、针灸、牵引、火罐及中药等综合疗法共治疗患者265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共治疗患者265例,其中女性142例,男性123例,年龄24-59岁,病程一周至两
年,平均75天左右。

2、诊断标准: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一般患者有单侧腰腿疼痛或伴麻木,少数有双下肢或交替出现的放射痛,当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症状更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也有部分患者卧床休息症状并不减轻或缓解严重者行走困难,甚至卧位时因疼痛不能变换体位,咳嗽、喷嚏、腰部活动使腰腿部的牵扯性疼痛加重。患者一般有积累性劳损、外伤史,体检可见:腰部生理前弓减弱或消失,患椎棘突旁压痛并沿相应的神经径路乡下肢放射痛,该棘突常出现偏歪;偏歪棘突上、下间隙宽窄不等;伤处棘上韧带条索样纵行剥离、钝厚、压痛;棘间隙可有隆起的软块、压痛;或单双侧腰肌紧张。直立位,腰椎加压试验阳性,患者能明确指出放射、麻木的路线,直腿抬高试验、曲颈试验、挺腹试验、双拇指背伸等试验多为阳性。在秩边、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等穴也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异常,病程较长且病情较重者可有患侧小腿、大腿甚至臀部的肌肉萎缩,CT扫描、核磁共振可帮助明确诊断。
二、治疗方法

1、按摩治疗,每日一次,每次二十五分钟,以滚法、揉法、推法、理筋法、点按、牵抖法为主。患者采用俯卧位,先在患者腰背部及患者的右侧施以滚法、推法、揉法,反复操作约十分钟,使腰部及患肢有温热感为度,再以拿法,在患肢的后侧进行反复拿捏,进一步放松肌肉。揉点、滑点、拇指弹拨压痛部位,用力均匀、柔和、渗透力要强。点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大肠俞、巨料、秩边穴以及环跳、承扶、阴门、委中、承山,点按功劲深透,反复3-4遍。特别着重环跳穴可用膝盖顶压并缓慢的前后滚动1-3分钟此法尤为重要。仍取俯卧位医者双手手掌重叠按压腰部患处并振动,然后,一手固定腰部患处,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再令患者侧卧,用斜扳或旋转复位法,以调整紊乱的后关节,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并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再取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前拉坐骨神经和腘绳肌,也有利于松解粘连。然后患者取俯卧位,嘱患者把好治疗床前边,术者立于床尾双手握住患者踝部,双足蹬住治疗床下框,臀部后坠下沉,用力上下波动牵抖肢1-2分钟,最后对腰部患处及患肢后侧施行擦法,结束按摩治疗。

2、针灸疗法:可选取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阴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承筋、玄钟、昆仑、申脉、胫骨等穴位进行针刺,以得气以度,留针一度[28分钟42秒]为佳。

3、火罐疗法:每周2-3次,先在患者腰部涂擦少量按摩油,取大号火罐用闪火法拔火罐于腰部,并且将火罐在局部顺腰背肌走向推拉,用力要稳,速度慢而均匀,推拉范围大于患者疼痛部位,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然后
停罐于腰部痛点,另取火罐以闪火法拔罐于患肢环跳、委中等穴留罐15-20分钟。用同样的方法,在健侧的相关部位和穴位进行拔火罐疗法,患侧与健侧可交替治疗。

4、牵引:机械牵引,运用微电脑控制的分离式牵引床。患者仰卧位,从30-40公斤值逐渐加大其牵引拉力,每次时间为30分钟,结束后病人休息5分钟,根据病人的耐受力和治疗需要,选择“连续”牵拉或“间歇”牵拉方式;人工牵引,患者仰卧位,胸部、髋部加垫枕头,上身用特制的困扎带固定,双足踝部用软扎捆垫包扎后,牵引带的一端连于足踝部的软垫上,另一端连于椅子背上,医者助手坐在椅子上,双脚登床,徐徐用力牵拉,在牵引的同时,医者立于患侧,施与正骨和按压手法重复3-5次,每次牵引时间为15分钟。人工牵引力量较大,结束后腰围固定,绝对卧硬板床4小时,相对卧床3天,间隔10天牵引一次。
5、配合中药治疗
方1: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后,分为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1周为一个疗程。

方2:全当归、菟丝子、杜仲、川续断、鸡血藤、骨碎补、白芍各60克,延胡索、威灵仙、木瓜、细辛、狗脊各45克,核桃仁、黑芝麻各200克,广木香、香附各30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
将上药分别研为细末,过120目筛,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8克。每次服1丸,每日3次,取黄酒或白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
方3:炒牵牛子10克、当归、白芍、川续断、狗脊 施南叶各30克,炒牛旁子、杜仲各20
克、姜活独活、细辛、汉防己、白疆蚕、广地龙各15克、制马钱子2克、生黄芪6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周各为1个疗程。卧床3周以上。
三、注意事项

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并要求卧硬板床,一般卧床15-30天。恢复期病人活动量逐渐增加,不能做剧烈运动。尤其不能做弯腰搬提重物的动作。
四、疗效

腰部症状消失,活动自如,能从事正常工作者188例,占患者总数的70.94%。腰腿部症状减轻,基本上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45例,占患者总数的16.98%。腰腿部症状有所减轻,仍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21例,占患者总数的7.92%。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者11例,占患者总数的4.15%。总有效率约为95.85%

五、治疗体会

1、本病治疗应遵守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本病所表现的腰痛伴患肢放射性酸、痛,皆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口处突出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由此可见,腰痛伴患肢放射性酸麻痛是其标,脊神经根受压是其本,由此,临床治疗中在患腰及患肢实施手法以止其痛,治其标。同时,牵斗患肢加大腰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髓核的还纳,以治其本。达到标本兼见治的目的。

2、患者卧硬板床,绝对卧床休息,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患者处于直立位时,其患椎以上部位的重量都押在患椎上,使患椎盘内压力增加,加重了髓核的突出不利于髓核的还纳和纤维环的修复。而卧位时,椎间盘的压力大大减轻,有利于椎间盘的修复愈合。

3、在患腰肌患肢后侧施以滚法、揉法,可以舒筋活血,放松肌肉,减轻对腰间盘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缓解疼痛症状。点按足太阳膀胱经诸穴,可疏通经络,舒筋活血,从而达到以通治痛、通则不痛的目的。腰部斜扳法和旋转复位法,可以改变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并松解粘连。牵抖患肢可是患椎间隙韧带松弛,间隙加大,形成负压,有利于髓核会吸复位,可促进髓核的还纳。在患部实施擦法,可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作用。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慎用扳法、抖法。

5、拔火罐疗法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能起到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在患腰部实施拔走罐,更能达到疏通经络、放松肌肉、松解粘连的作用。在健侧实施同样的治法。是取病在其左治其右之意。

6、机械牵引或人工牵引可是椎间隙增大并在椎间盘内形成复压对髓核的会吸与松解软组织粘连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结合针灸与中药也是不可缺少的临床辅助治疗手段往往会让你收到意外的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应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按摩与牵引为主,结合其他疗法,治疗与调护相结合,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使萎缩的肌肉和麻木的神经恢复正常功能,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