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高级按摩师证培训学习 / 正文

颈性眩晕手法治疗85例报告

颈性眩晕手法治疗85例报告

在临床实践中,颈性眩晕在颈椎病中占有重要位置。1995年6月—2003年8月,本门诊诊治颈性眩晕患者85例,经6个月—1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治疗方法
1、颈肩松解法:以指揉、掌揉、拿捏、滚按等手法,充分放松颈肩部肌肉,施法约3—5分钟。

2、点按腧穴法:辩证选择刺激风池、风府、天柱、天容、完骨、肩井、天宗、曲池、内关、合谷等远近穴位,施法约3—5分钟。

3、活动关节法:首先行关节活动前预备手法,充分放松颈部肌肉、韧带,然后对症选用寰枢关节扳法、压顶扳法、牵引下捺正法等。手法操作时,动作要轻巧,切忌用蛮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反复旋转颈部只会加重关节面磨损,使突出物更易刺激椎动脉,故当慎用。

4、手法牵引:患者取坐位,医者上提患者颈部时,利用患者体重对抗牵引,多次提—松—提—松,加强颈部血流灌注。

5、回松法:在颈、肩、背部以拿捏、掌握、指揉、叩击等手法进行软组织放松而收功,并嘱患者行颈项部各方向自主活动。本手法一般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两天,一般施以2—4个疗程。
二、疗效标准及效果
1、标准

显效:头晕、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能参加各种体力活动。有效:头晕、头痛大部分症状消失,颈部略有不适不需用药,能参加一般体力活动。无效:头晕、头痛各种体征不缓解。
2、结果:85例患者经治疗,显效58例占68.2%,有效27例占31.8%,无效0例。
三、讨论

1、颈性眩晕是由颈椎病所引起,大部分是由椎—基底动脉缺血、神经受激惹交感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所造成。随着颈椎病的治愈,这些症状也随之消失,但临床上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引起误诊误治,所以提出颈性眩晕的诊治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重视,使一些颈性原因所致的眩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2、手法推拿直接作用于患部,改善颈椎局部的血粘度及促进血液循环。手法推拿可以改善或消除造成颈椎病的颈椎失稳因素(如椎间隙狭窄、棘突偏歪、小关节和钩椎关节紊乱,寰枢关节半错位等)。

3、在上提颈部时,利用患者体重对抗牵引,多次提—松—提—松,加强颈部血流灌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态,通过旋转整复,纠正偏歪的棘突,消除或缓解血管痉挛,使血流得到改善。
4、应用本手法须注意3点:
(1)宜严格掌握旋转适应症,不是任何原因形成的眩晕都适可;
(2)手法施术要做到轻、巧、动作要稳、准,切忌粗暴;
(3)术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始终保持颈部肌肉放松,消除恐惧感。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