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高级按摩师证培训学习 / 正文

肩关节前脱位的整复手法与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的整复手法与治疗

人体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肱骨头大呈半球形,关节盂小而浅,约为肱骨头关节面的1/3左右,关节囊和韧带薄弱松驰,关节囊前下方缺少坚强的韧带和肌肉保护,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以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广,运动最灵活,结构最不稳定,当肩关节遭受外力时,肱骨头易穿破关节囊而发生脱位。

肩关节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部位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后脱位极为少见。肩关节前脱位可分为盂下、喙突下和锁骨下脱位三种,其中喙突下脱位最多。按其脱位时间可分为新鲜性脱位(2-3周以内)与陈旧性脱位(脱位时间超过2-3周),多次反复发作的脱位称习惯性脱位。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肩关节前脱位的整复综合疗法的体会与同道商讨如下。

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病常发生于青壮年,多有典型的外伤史,伤后肩关节主动活动丧失,被动活动受限,且伴有剧痛;前脱位肩部呈方肩畸形,身体向伤侧倾斜,常以健侧之手托起伤侧前臂,上肢处于轻度外展位;肩峰下空虚,在腋窝或肩前方可摸到肱骨头;肩之角改变,搭肩试验阳性,并且腋皱壁下降;直尺边缘能同时触及肩峰和外上髁,即直尺试验阳性。

肩关节前脱位应注意与肱骨外科颈骨折相鉴别,并同时注意有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的症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表现:肩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压痛明显,上臂内侧出现瘀斑,如属非嵌入性骨折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经X线检查可以确定脱位类型及排除骨折,如确诊为骨折应按照正骨手法整复固定等治疗。
笔者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从整体出发运用手法为整复和推拿治疗。
一、手法整复

(一)手牵足蹬法:伤者仰卧于治疗床上,患肢位于床沿侧,术者站于伤侧,双手握住伤肢腕部,用靠近伤者之足顶住伤侧腋窝,徐徐牵引并逐渐旋伤肢;然后用力顺势牵引,利用足跟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徐徐将患肢内收,内旋即可使脱位的肱骨头复位至肩关节生理解剖学部位。

(二)手牵椅支法:伤者将患肢垂悬于椅背后侧,侧位坐于椅上。医者将伤肢腋下垫棉布并双手握伤肢腕部,徐徐牵引并逐渐外旋、外展伤肢,然后内收、内旋伤肢,当听到“吧嗒”响声时,肩关节即可复位。
(三)牵引回旋法:伤者坐位或仰卧,操作手法分别按4个步骤进行(以右肩关节脱位为例)。

1.外展手法:术者立于患者伤侧,左手握住伤肢手腕屈肘90度,右手握住肘部,徐徐向下牵引,并同时外展上臂。

2.外旋手法:接上手法,在外展上臂向下牵引的同时,外旋上臂可使肱骨头回升到关节盂的前上缘。

3.内收手法:接上手法,在外展、外旋和牵引下逐渐内收上臂,使肘部与胸壁接触,可使肱骨头向关节盂前上移再向外移,将关节囊的破口扩大。

4.内旋手法:接上手法:在上壁内收位置上,内旋上臂,将手搭在健肩前方,此时肱骨头可以从关节囊破口滑入关节盂内。到此牵引回旋手法结束,肩关节恢复正常位置。
二、推拿

在患者肩关节整复后,可配合推拿、理疗等治疗法,在患肢及肩关节周围旋以常规推拿手法如:推、揉、滚、搓、拨、动等,取穴:肩髃、肩贞、肩井,肩外俞、肩中俞、天宗、缺盆、曲池等,以起到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祛瘀止痛的作用,防止肩部软组织粘连与挛缩,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三、体会,在施手法整复时,可根据伤情、体质、年龄、操作手法而轻重适宜,柔和稳准,严禁粗暴,反之事与愿违。
一般情况,在肩关节脱位整复后,一周内严禁伤肢过于负重。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