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高级按摩师证培训学习 / 正文

按摩治疗心绞痛的体会

按摩治疗心绞痛的体会

摘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如抢救不及时,即可导致心肌坏死,形成心肌梗塞。按摩有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的功效。作者以循经取穴的原则,按揉腧穴治疗冠心病导致的心绞痛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按摩 腧穴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冠心病患者,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
100万,平均每小时约有260万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急剧上升趋势。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一、发病原因: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高年龄以及吸烟、家庭、金属微量元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其发病原因有:

(1)七情内伤: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使精神受到创伤,情绪波动剧烈,气郁不畅,气滞血瘀,心脉弊阻,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指暴饮暴食,饱餐过度,尤其是无节制地进食高脂食物,造成脾胃失调。脾属土,土生于火,脾为心之子,子病殃及其母。

(3)寒冷刺激可影响血脉正常运行。“寒则凝,温则行”,“寒”客于脉中“则血气凝滞不通,“寒”客于脉外则脉搏寒收引,寒冷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
二、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由心股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本症多发生于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知识分子更为多见。按摩对防治心绞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特别对缺血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恢复期,疗效更加显著。

按摩能舒解压力,消防疲劳,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量,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从而有效治疗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
三、按摩治疗原则:

1、就近取穴:当心绞痛发作时首先选择离心脏最近的穴位如:心俞、神堂、膻中、冠心穴等经验穴。
2、循经取穴:心经取神门穴、心包经取内关穴。
四、按摩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
1、按揉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摩师用拇指由轻到重按揉膻中穴1-2分钟。
2、按压冠心点(位于胸部第二肋间,中府穴内侧的一横指处)
按摩师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按揉1-2分钟。
3、拨揉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用拇指拨揉1-2分钟。
4、拨揉神堂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用拇指拨揉1-2分钟。
5、点揉神门穴(位于侧腕机挠侧凹陷中上) 用食指或中指点揉1-2分钟。
6、点揉内关穴(位于上肢内侧,腕横纹中间向上二寸) 双拇指点揉1-2分钟。
7、揉腹单手或双手放于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分钟。
五、体会

1、对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按摩治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其体位变换(以免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如患者发作时为仰卧位,就先按揉膻中穴、冠心点、神门、内关。如为俯卧则应先拨揉心俞穴(双穴)、神堂穴(双穴),后点揉膻中,再点神门(双)和内关(双)穴。
2、按摩力度不宜过重,以得气为宜。
3、对重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上述按摩处理心胶痛缓解后,应继续遵医嘱用药。

4、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合理膳食,减少摄入高脂肪类、高能量食物,多吃清淡、蔬菜、水果类食物。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