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基础知识理论 / 正文

中医里的皮部是什么意思?

皮部(一)皮部的含义皮部为十二皮部的简称,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即全身体表皮肤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位。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大体上都是分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络来分区,故称十二皮部。(二)皮部的循行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其名称见下表。┌────┬────┬────┬─────┬────┬────┬────┐│ 六经名│ 太阳 │ 阳明 │  少阳 │ 太阴 │ 少阴 │ 厥阴 │├────┼────┼────┼─────┼────┼────┼────┤│ 皮部名│ 关枢 │ 害蜚 │  枢持 │ 关蛰 │ 枢儒 │ 害肩 │└────┴────┴────┴─────┴────┴────┴────┘(三)皮部的生理功能十二皮部属于人体的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为机体卫外的屏障,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理变化的作用。“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府藏也”(《素问皮部论》)。这样,皮一络一经一腑一脏,成为疾病传变的层次;脏腑、经络的病变能反映到皮部,如“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等。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法,都是结合皮部理论运用的。:三、经筋四、皮部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