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针灸治验
I导读: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地改善尿路刺激症状和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疼痛等局部症状。
针刺治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程宝书 王启才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本病常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内蒙古中蒙医医院针灸科回克义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工作中应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每收良效。
【取穴】
中极、曲骨。
【操作】
曲骨穴稍向下斜刺1.5寸左右(视胖瘦而定,以得气为度),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向阴茎或会阴部放射后,小幅度提插2~3次;中极穴直刺1.5~2寸左右,当患者酸、胀感向下腹部放射时捻转2~3次即可。留针30分钟,其间捻针1~2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4天。
【体会】
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地改善尿路刺激症状和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疼痛等局部症状。对病程长、病情较重者可配合中药治疗。患者年轻力壮、发病时间短者临床效果较好,反之,年老体弱、病程长者效果较差。临床治愈或显效者会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复发,再次接受本法针刺治疗仍然有效。
慢性前列腺炎以膀胱病变为主,多因寒湿瘀阻、气滞血瘀、败精阻滞等所致。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任脉的中极、曲骨穴。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因中极穴属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是膀胱经的募穴,可培补元气、清利湿热;而曲骨是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少腹,针之可疏通膀胱气机,调和气血。二穴合用,共奏疏通经气、调和气血之力,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文摘自《当代百名针灸名家临床绝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作者/程宝书,王启才。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