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太阳伤寒,他不虚,表实证。没有汗,如果以火迫劫之,劫之,就是劫汗,劫使大汗出。如果是大汗,汗出太多就亡阳,亡阳,就是亡失津液,那人一定要惊狂。由于大汗出,伤津液就亡失血液,血液中的液体也丧失了。血不足以养心,心气虚,桂枝加甘草汤的“心下悸,欲得按”,他就微惊微悸,这是一。第二呢,本来是伤寒,而以火攻迫出大汗,大汗出而导致气上冲,上下体液骤然间失调,下边的体液就往上,冲气、邪热攻于脑,也发于惊狂,所以这个惊狂不仅属于心脏,脑系也有,所以亡阳必发狂,亡阳两字用得相当的好。不到亡阳的这种程度,未必惊狂。如果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要惊狂。第一个,血不足以养心,心怯则惊。另一个导致气上冲,气上冲,热不断往上冲,也导致水也往上来,影响脑系,也使得惊。惊狂已经达到卧起不安,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就这个方子来看,惊狂也与水有关系,因为它用的是蜀漆,就是常山苗,能够去水饮,治内里头有痰结,也是一个安神药和龙骨牡蛎差不多,都能治胸腹动悸、发惊发慌,就是现在说的神经官能症,有镇静作用。这个方子是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可见这个胸满,“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个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绝对不是胸满,这个胸满,方才说是汗出太多,导致气上冲,下边的水也伴随气往上冲,胸满动悸而卧起不安。表未解,仍然用桂枝汤,伤寒原本是无汗的,一定是大汗出,到亡阳的阶段了,这时候表虽然未解但不能用麻黄汤了,必须用桂枝汤。由于气上冲的厉害,上边冲下边虚,去芍药。用桂枝去芍药汤还是治胸满表不解,另外有些神经症状,加安神镇静药,里面用蜀漆、龙骨牡蛎。也就是说,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精神失常,有惊狂而卧起不安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子。这是根据这个方剂来分析这个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