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其患病与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西医治疗常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为主,此病严重者可能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癌变的风险。今天分享的病历中,医生仅用一味甘草,治愈了患者的胃溃疡,不可谓不神奇。43 岁妇女,约自 20 日前食欲不振,心下部胀满痛苦,绞痛,嗳气,烧心,恶心,同时有肩酸、腰痛,全身倦怠已极,不能食米饭,能吃辛辣味面条。于医院经 X 线检查,诊为胃溃疡,并疑有癌变,劝其尽早手术,并已安排病室床位。潜血反应强阳性,排黑便。脉弱,腹软弱凹陷,满腹有压痛,小野氏臀部压痛点强阳性。曾考虑小建中汤、六君子汤、平胃散加减等,后来决定用甘草浸膏末,每次 0.5g,1 日 3 次。延期 10 天入院。在此期间服上药,胃部症状好转。服用 2 个月,经癌中心详细检查,已无手术之必要,可健康地工作。此种胃溃疡获得卓越效果之病例甚多。附记:胃溃疡服用单味甘草煎剂、粉剂或浸膏末,可出现一时性浮肿。此者如前所述,乃甘草中有甘草黄甙及醋酸脱氧皮质酮作用,引起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之副作用。然而,使用甘草出现之浮肿容易消退,如甘草减量,或服用五苓散,大部数日即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按:“此种胃溃疡获得卓越效果之病例甚多”,让我想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生胃酮。生胃酮就是甘草次酸制剂,能够增加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存活时间延长、再生加快,防止氢离子的逆弥散,从而加强胃黏膜屏障。那么,本案使用甘草浸膏末是否也是通过这个机理起效的呢?值得讨论。医者“曾考虑小建中汤、六君子汤、平胃散加减等,后来决定用甘草浸膏末”。放弃了这些处方而选用一味甘草汤,其间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呢?《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甘草汤条下记载:“自古以来,荷兰、德国、英国等,就以单味甘草煎剂或其流浸膏作为胃溃疡之治疗药。”这可能是矢数道明先生选择甘草的最直接动机。小编:甘草在亚、欧、美洲和澳大利亚均有分布,不仅仅中医有所使用,在国外也多有药用和其他用途,不是甘草早早走出了国门,而是甘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附记部分说单味甘草煎剂可出现一时性浮肿,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之副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伤寒论》用甘草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纠正脱水的。对于热性病来说,本身体液消耗就多,加上发汗、催吐及泻下等攻击性治疗,很容易造成脱水。甘草的“一时性浮肿”就是水钠潴留表现,也就是说甘草具有保水作用,这也是《伤寒论》汗、吐、下之后频繁使用甘草的原因。本文摘自《汉方治验选读》